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绿色环保”的理念已成社会共识,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 用共享单车出行 B. 在水源地用网箱养鱼

C. 对垃圾进行分类收集 D. 使用太阳能路灯

B 【解析】 A、用共享单车出行,可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故A不符合题意;B、在水源地用网箱养鱼会造成水体的污染,故B符合题意;C、对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故C不符合题意;D、使用太阳能路灯,节能环保,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1“爱护水资源”过关检测题(有答案) 题型:填空题

工业生产中的________ 、废渣、废气和生活________ 的任意排放,农业生产中施用的________ 、________ 随水流入河中,都会使水受到污染.

废水;污水;化肥;农药 【解析】 工业三废是指“废水”、“废渣”、“废气”;生活中主要是废水的任意排放会造成水污染;农业中主要是化肥农药的使用会造成水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4“化学式与化合价 ”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化学概念的正确理解,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一种元素与一种元素的根本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B. 电解水的实验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改变了,但原子种类和数目没变

C. O2,CO2,SO2中都含有O元素

D. 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质量

D 【解析】 试题分析: 据所学可知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任何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故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百色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2)p点表示在t1℃时,b、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_____c(填“>”或“<”或“=”)。

(3)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为___________。

(4)t2℃时,将60g b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_。

a=b>a>c150g 【解析】 (1)据图可以看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的物质是;(2)p点表示在t1℃时,b、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3)据图可以看出,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a>c,故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为b>a>c;(4)t2℃时,b的溶解度为50g,将60g b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能溶解50g,故所得溶液的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百色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总结的规律正确的是( )

A. 酒精、天然气和石油是化石燃料 B. 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

C. 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 CO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弱于O2

B 【解析】 A、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酒精属于可再生能源,不属于化石燃料,故错误;B、化学反应中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故正确;C、浓溶液和饱和溶液没有必然的联系,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故错误;D、由煤气中毒的原理可知,CO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强于氧气,会导致人体缺氧死亡,故错误。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百色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地种植的植株矮小,当地又久旱未雨,为了获得好收成,必须施用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的化肥,下列化肥含有这两种元素的是( )

A. CO(NH2)2 B. Ca3(PO4)2 C. KNO3 D. (NH4)2HPO4

D 【解析】 A、CO(NH2)2是只含有氮元素的化肥,故本选项错误;B、Ca3(PO4)2是只含有磷元素的化肥,故本选项错误;C、KNO3是只含有氮、钾元素的化肥,故本选项错误;D、((NH4)2HPO4是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的化肥,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百色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酒精挥发 B. 冰雪融化 C. 动物呼吸 D. 玻璃破碎

C 【解析】 A、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动物呼吸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玻璃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3 “水的组成” 过关检测 题型:单选题

下面是某同学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

A. 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2:1

B. 把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一段时间后取出,铁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

C. 加热碳酸氢铵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同时管壁出现小水珠

D. 把铝粉洒到酒精灯火焰上,铝粉燃烧并发出耀眼的白光

A 【解析】 试题A、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正极相连产生的是氧气,与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是氢气,两种气体体积比为1:2,错误,B、金属铁排在铜前,故把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一段时间后取出,铁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正确,C、加热碳酸氢铵会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故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同时管壁出现小水珠,正确,D、把铝粉洒到酒精灯火焰上,铝粉燃烧并发出耀眼的白光,正确,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柳州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医院在急救病人时,给病人吸入的气体是( )

A. 氧气 B. 氢气 C. 氮气 D. 二氧化碳

A 【解析】 医院在急救病人时,常常给病人吸入的气体是氧气,因为氧气具有供给呼吸的作用。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