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集气瓶.
(2)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AD(或AF或A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3)若用G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氢气应从c进.(选“b”或“c”)
(4)制取二氧化碳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是C,该装置与另一个可选用的装置相比,其主要优点是能使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该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常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可通过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G装置除去氯化氢气体,则该混有气体应从G装置的b口(选“b”或“c”)通入.

分析 (1)熟记仪器的名称;
(2)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据气体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
(3)根据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分析;
(4)C与启普发生器的原理相同,主要优点是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根据除杂的方法来分析.

解答 解:(1)仪器a是集气瓶;故填:集气瓶;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发生装置A,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故填:AD(或AF或AG);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3)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所以用G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要“短进长出”.故填:c;
(4)C与启普发生器的原理相同,主要优点是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所以制取二氧化碳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是C.通过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G装置除去氯化氢气体,则该混合气体应从G装置的长管进入,短管排出;故填:C;能使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b.

点评 本题考查仪器的用途、装置的选择、实验基本操作等方面的知识,只有综合掌握教材内容才能正确的做出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请用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1)2个氢原子2H.
(2)儿童缺锌Zn会导致食欲不振,发育迟缓.
(3)3个亚铁离子3Fe2+
(4)地壳里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显+4价)组成的化合物Si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过滤
B.
稀释浓硫酸
C.
测溶液pH
D.
配制氯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是实验室模拟CO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该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共有几个?
(2)酒精灯的作用是什么?
(3)写出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水是重要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B.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转化为淡水
C.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分子间间隔增大
D.电解水得到的H2和O2质量比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某固体粉末由Mg、MgO和Mg(OH)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某化学小组为了探究该固体粉末的成分,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固定装置省略)
【信息资料】本实验条件下,氢气密度为0.09g/L.
【实验过程】
步骤Ⅰ: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并连接仪器.
步骤Ⅱ:倾斜Y形管,使样品充分反应,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为55.6mL.
步骤Ⅲ:拆下装置,往Y形管内残余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生产沉淀.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后,称得沉淀质量为2.90g.
【回答问题】
(1)该套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是把水准管下移一段距离,使水准管和量气管中的水形成一定的液面差,如果一段时间后液面差保持不变,则说明装置不漏气;反之,则表示装置漏气.
(2)①使样品与硫酸充分反应的正确操作是A(填标号).
A.硫酸溶液转移到样品中        B.样品转移到硫酸溶液中
②判断样品完全反应的现象是Y形管中的固体全部消失.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
①通过步骤Ⅱ推断,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镁.
通过步骤Ⅲ计算,样品中镁元素的总质量为1.20g.
②结论:该样品中的成分是Mg、MgO和Mg(OH)2
【反思】
(4)该化学小组同学经过讨论得到以下结论,正确的有AB(填标号).
A.利用该实验方案,能计算出样品中各物质的质量
B.实验前可通过样品的质量估算硫酸溶液的质量,确保样品完全反应
C.仅称量步骤Ⅱ中Y形管内药品减轻的质量,即能计算出样品中各物质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工业上常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烧碱,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久置的工业烧碱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样品中含有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接着又向烧杯中继续加入硝酸银溶液,出现了白色沉淀,甲同学立刻得出结论:样品中还含有氯化钠,乙同学对该结论提出了质疑,认为不一定含有氯化钠,理由是由于事先“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无法判断氯离子是来自于盐酸还是原样品;
(2)丙同学认为除了需要确认是否含有氯化钠外,还需要确认样品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于是,大家又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另取少量样品溶解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硝酸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然后过滤、洗涤;
②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再滴入硝酸银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
③向滤渣中加少量水后滴入酚酞,溶液变红.
由此判断,滤渣中的物质是CaCO₃、Ca(OH)2(填化学式).
(3)根据以上经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D(填序号)
A.样品中无NaCl
B.样品中只有NaOH和Na2CO3
C.样品中无NaOH
D.样品中有Na2CO3、NaOH和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两个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的金属锌和镁,然后分别逐渐加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图反映出镁比锌的金属活动性强
B.a点时,两个烧杯中的酸都恰好完全反应
C.b点时,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
D.c点时,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用稀盐酸除去铁锈主要成分的原理是(  )
A.FeO+2HCl═FeCl2+H2OB.FeO+2HCl═FeCl3+H2O
C.Fe2O3+6HCl═2FeCl2+3H2OD.Fe2O3+6HCl═2FeCl3+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