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现有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将其从t2℃降温至t1℃,下列有关t1℃时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分析:根据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比较出t2℃时的溶解度的大小,从而判断中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然后判断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比较出降温后的析出晶体的情况及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解答:解:A、B、因为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t2℃a、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a、b都会析出晶体,a、b溶液仍饱和,而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变为不饱和溶液,将t2℃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溶解度增大,无晶体析出,c变为不饱和溶液,故A、B均不对;
C、由于在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a>b>c,即在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b>c;由于a和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因此降温至t1℃时,a和b的溶液中都会有晶体析出,溶液都还是饱和溶液,由于在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b>c>a,而由于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降温至t1℃时,它的饱和溶液就会变成不饱和溶液,但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由图可知,C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还是最小,C错误.
D、t1℃,a的溶解度最小,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考查了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与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从溶解度曲线图上读取信息、分析及获取信息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6、下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下列问题:
(1)温度为t1℃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B>C>A

(2)t2℃时A和B两种物质的
溶解度
相等;
(3)若A中混有少量的B,欲从此混合物中分离出A可采取的方法是
降温结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广东模拟)“”、“”、“”分别表示A、B、C三种物质的原子,下列关于如图说法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烟台)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吴中区三模)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
t1℃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都为20g
t1℃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都为20g

(2)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吗?
不能
不能
(填“能”或“不能”).
(3)将t2℃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b>a>c
b>a>c

(4)若将a物质从a和少量b的混合溶液中分离出来,宜采用的提纯方法是
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5)要使c物质的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或升温)
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或升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右图是物质A、B、C的溶解度曲线.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