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化学学习中,对物质进行分类再学习,研究是一种重要的方法.请用物质的类别,化学式或用途完成下表.
类别 单质 氧化物
物质空气 H2CO3 
用途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登山,潜水制取碳酸饮料 

分析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和组成分析回答.

解答 解: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能供给呼吸,可用于登山,潜水;碳酸是一种酸;二氧化碳是一种氧化物,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可用于灭火.

类别 单质 酸氧化物
物质空气 O2H2CO3 CO2
用途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登山,潜水制取碳酸饮料灭火 
答案:见上表.

点评 本题的难度不大,熟悉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和组成即可分析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的名称:a酒精灯; b锥形瓶.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选用的收集装置是C或D(填字母).
(3)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是B(填字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的收集装置是D(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某化学小组同学进行探究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有一瓶溶液的试剂瓶未盖瓶盖且标签破损(如图所示),他们决定对此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①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钠元素的物质有NaCl、NaOH、Na2CO3
②CaCl2溶液呈中性;
③Na2CO3+CaCl2═2NaCl+CaCO3
【进行实验】
①甲同学取待测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后,发现溶液呈红色,由此得出结论:该溶液不可能是NaCl溶液,理由是NaCl溶液呈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②乙同学取待测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现象,由此得出结论:该溶液是Na2CO3溶液.
③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结论不严密,因为NaOH露置在空气中,不仅容易吸收水蒸气产生潮解现象,还会与CO2发生2NaOH+CO2═Na2CO3+H2O反应,所有这瓶溶液还可能是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
④经过同学们的讨论后,他们一致认为对这瓶溶液的实际成分,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如图2)
试验中设计步骤I的目的是完全除去溶液中的Na2CO3,避免其对NaOH的检验造成干扰.
【实验结论】通过上述实验证明,该溶液是变质的NaOH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熄灭酒精灯
B.
加热液体
C.
向试管中加固体
D.
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木炭作为还原剂用于金属冶炼已有几千年历史.教材用途实验如图1介绍这一原理.
(1)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黑色固体变为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O$\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CO2+Ca(OH)2═CaCO3↓+H2O.
(2)木炭呈块状,实验时要先将木炭研细,再与CuO粉末混合均匀后使用.这样处理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微粒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实验成功率,某小组的同学进行试验再探究.
(3)稳定的高温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故他们对原装置进行改进并设计了图2装置.实验时,将反应混合物置于试管底部,调节酒精灯使外焰完全包围试管的下部,这样改进的优点是反应物受热均匀,可获得持续高温.
(4)由于试管中有空气,实验时他们讨论了下列问题,请比帮助完成,
①混合物需进行预热,除了使试管受热均匀外,目的是排净试管内的空气
②不能把石灰水变浑浊作为木炭跟CuO反应的充分证据.理由是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蜡烛的化学史》是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所著的传世科普经典,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沿着大师的足迹,结合“蜡烛的燃烧”探究相关化学问题:
探究活动一 应用蜡烛燃烧探究空气的组成
在盛有澄清石灰水的水槽中固定一支小蜡烛,将其点燃后,用一支玻璃管(一端对口)迅速倒扣在燃着的蜡烛上(如图Ⅲ),请完成以下实验报告:
实验现象解释初步结论
(1)蜡烛逐渐熄灭,玻璃管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空气的组成不是单一的,原玻璃管内氧气的体积等于玻璃管内气体减小的体积
(2)玻璃管内的液面逐渐上升一段距离现象的文字说明由于玻璃罩内的氧气被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溶于水,使玻璃罩内的压强变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液面升高

【实验反思】兴趣小组为了进一步验证以上“初步结论”中“原玻璃管内氧气的体积等于玻璃管内气体减小的体积”是否准确,做了以下补充实验:蜡烛(足量)在密闭装置内(如图Ⅳ)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Ⅴ),如图Ⅴ中可获得蜡烛燃烧过程与氧气含量变化的关系氧气的浓度低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结合这一补充实验,分析以上“初步结论”中“原玻璃管内氧气的体积等于玻璃管内气体减小的体积”是否准确,并说明理由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瓶内不会只剩下二氧化碳,而且还有氧气等气体
探究活动二 探究蜡烛在一定体积空气中燃烧时间的影响因素
【猜想与假设】在蜡烛足量的情况下,蜡烛在一定体积空气中燃烧,影响其燃烧时间长短的因素可能有:蜡烛的粗细、蜡烛的高度,蜡烛的质地…
【设计实验】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在一定体积空气中,影响蜡烛燃烧时间长短的一种因素(可以是以上因素,也可以是自己提出的因素),要求:设计主要的实验过程,体现所需测定的实验数据或所需观察的实验现象.
(3)您想探究的一种影响因素氧气的浓度
(4)实验设计的内容(实验用品自选)将两根同样的长度的蜡烛同时分别在空气和在纯氧气(氧气量充足)中燃烧,记录燃烧同样长度的蜡烛时所用的时间,氧气的浓度越高蜡烛燃烧所用的时间越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纳米碳酸钙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如图是某厂生产纳米碳酸钙的工艺流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完成并配平该工艺中生成CaCO3固体的反应方程式:
CaCl2+2NH3•H2O+CO2═CaCO3↓+2NH4Cl+H2O   
(2)若在实验室中进行该实验,操作l的名称是过滤,使用到的玻璃实验用品有:玻璃棒、漏斗、烧杯;操作2为:洗涤、检验和干燥,检验操作中选用的试剂为②.(选择序号)
①NH4Cl溶液    ②AgNO3溶液     ③CaCl2溶液     ④Ba(NO32溶液
(3)上述流程中的副产品可用作氮肥 (写一种用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证明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B.证明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C.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D.确定蜡烛成分中含有碳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