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 M、N、Q、P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
物质 | M | N | Q | P |
反应前质量(g) | 18 | 1 | 2 | 32 |
反应后质量(g) | x | 26 | 2 | 12 |
A. 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 反应后物质x的值为13
C. 反应中 N、P 的质量比为5:4
D. 物质 Q 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中段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元素的种类是有限的,由元素组成的物质种类是无限的
B. 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物质与氧气的反应都会发光、发热
C. 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胶状物对杂质进行吸附,使杂质沉降来达到净水的目的
D. 由于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电荷与核外电子的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不显电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在水、铁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__________
(2)在符号①Fe3+ ②H2O2 ③SO42-中,表示阳离子的是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①和③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
(3)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A、B、C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②上述变化I、II和III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
③变化中“”“
”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最简整数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将一定质量的液体X滴入到烧瓶中,若小气球先鼓起,一段时间后又变瘪(液体X的体积忽略不计),则液体X和固体Y是( )
选项 | 液体X | 固体Y |
A | 水 | 氧氧化钠 |
B | 水 | 硝酸铵 |
C | 过氧化氢溶液 | 二氧化锰 |
D | 稀盐酸 | 碳酸钠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环境和能源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下列连线前后关系不正确的是
A. 过量排放CO2—形成酸雨 B. 蒸馏—净化程度最高的净水方法
C. 提倡绿色出行—减少PM2.5排放 D. 限制生产含磷洗衣粉—减少水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见图1)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图2)(选用容积为45mL的18×180mm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实验方案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请你对比分析下面图1、图2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1实验中证明了剩余氮气的化学性质______。
(2)图2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点燃酒精灯。
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
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12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紧橡皮管。
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填序号)。
(3)图2实验中,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_______ mL刻度处才停止。
(4)对照图2实验,你认为图1实验有何不足之处?(回答一点即可)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氧化汞 汞 + 氧气 B. 红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
C. 石灰石 + 盐酸 =氯化钙 +水+二氧化碳 D. 蜡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州市天河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中段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2017·河南]硝酸铜受热分解会产生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A. N2 B. NO2
C. NH3 D. 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