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水是人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是一切生物体的最基本组成成分.回答问题
(1)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D(填序号);
A.吸附    B.沉淀    C.过滤    D.蒸馏
(2)电解水时,用带火星木条来检验图B试管中的气体.

分析 (1)根据蒸馏可以得到纯净水,净化程度最高;吸附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过滤、静置可以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解答;
(2)根据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进行解答.

解答 解:
(1)
A、吸附是利用活性炭吸附作用,除去水中的异味和有色物质.
B、沉淀是依靠杂质本身的重力作用,将固体自然沉降到水底,初步分离;
C、过滤可除去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所得水还会含有可溶性杂质等;
D、蒸馏,把水通过蒸发、冷凝处理,处理后的水中只含水一种物质,所得水称为蒸馏水为纯净物;因此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蒸馏;
(2)由图示可知,电解水时,B试管中的气体是电源的正极生成的是氧气,由于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
答案:
(1)D
(2)带火星木条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水的净化、硬水的软化以及水的组成的知识.归纳、汇总有关水的知识,是解答本类题的基础.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各种操作的净水效果,然后结合具体的情况进行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中共“十八大”提出了“海洋强国”战略.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海水中获得淡水可采取的方法是蒸馏(填“过滤”或“蒸馏”)
(2)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镁等可溶性物质.列举一条氯化钠的用途生活中,做调味品;(合理即可).
(3)我国南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锰结核--含有锰、铁、铜等金属矿物.锰、铁、铜三种金属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核电荷数(质子数)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是三种固体物质a、b、c的溶解度曲线,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为b>a=c
B.将t2℃时a的饱和溶液150g降温到t1℃时,析出溶质30g
C.除去a物质中的少量c,通常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D.t2℃时1g a物质加入到2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3g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小组同学用盐酸和氢氧化钙,对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进行探究.请你参与.
甲同学向装有氢氧化钙溶液的烧杯中加入盐酸,无明显现象.结论:两种物质未发生反应.乙同学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钙溶液的试管中慢慢滴加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结论:两种物质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
大家认为乙的实验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钙发生了中和反应.并对甲的实验继续探究.
【提出问题】甲实验后的溶液中有什么溶质?
【作出猜想】猜想一,只有CaCl2;猜想二有CaCl2和Ca(OH)2;猜想三,有CaCl2和HCl.
【实验探究】为验证猜想,丙同学设计了方案1和方案2,并按方案进行实验.
方案编号方案1方案2方案3
实验操作(分别取少量甲实验后的溶液于试管中)镊子pH试纸
AgNO3溶液
Na2CO3溶液
实验现象对比标准比色卡:pH<7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溶液中有HCl溶液中有CaCl2
【实验结论】丙认为猜想三正确.
【实验评价】丙的实验操作和方案中有不足之处,其不足之处是方案1中使用pH试纸的操作不对;方案2中加AgNO3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Cl-,并不能说明溶液中一定有CaCl2
大家讨论后通过方案3即证明了猜想三正确,其实验中应观察到的现象为先有气体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涉及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CaCO3↓+2NaCl(任意写一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过滤
B.
   加热液体
C.
除去CO中的水蒸气
D.
   量取9.3mL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硫酸铜晶体(CuSO4•5H2O)常用于印染的媒染剂,农业和渔业的杀虫剂、工业镀铜等.
【物质制备】某兴趣小组同学查找到以辉铜矿(主要成分是硫化亚铜,化学式为Cu2S)为主要原料制备硫酸铜晶体的工业生产过程:
【资料Ⅰ】硫化亚铜(Cu2S)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和二氧化硫气体.

(1)Cu2S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1.
(2)焙烧过程中将辉铜矿研成粉末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加快反应速率(或使反应充分).
(3)上述“酸溶”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O+H2SO4=H2O+CuSO4.上述流程中产生的SO2气体可用于工业上生产硫酸.
【含量测定】该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辉铜矿中硫化亚铜(Cu2S)的含量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不考虑装置内原有空气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甲、乙二个实验小组均设计了下列装置,称取了5g辉铜矿样品,将样品研碎后放入如下图所示的硬质玻璃管中,从a处不断地缓缓通入空气,高温灼烧玻璃管中的辉铜矿样品至反应完全并继续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

甲组同学仅称量了上述实验所需要的相关装置质量后即完成了测定.
乙组同学则在上述反应结束后,将C瓶中的溶液进行了如图处理:

【资料Ⅱ】亚硫酸钠(Na2SO3)与过氧化氢反应能生成硫酸钠和水.
【问题讨论】
(4)上述装置中A瓶内所盛的试剂是NaOH 溶液,其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CO2,防止测得SO2的质量偏大.
(5)气体进入C瓶后,C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2NaOH=Na2SO3+H2O.
(6)乙组同学的实验过程中必须对滤渣进行洗涤,证明滤渣洗净所用试剂是H2SO4或Na2SO4或AgNO3等溶液,若缺少洗涤操作则会使测得的硫化亚铜的含量偏大(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7)乙组同学通过最终得到的硫酸钡固体质量也能计算该辉铜矿中硫化亚铜(Cu2S)的质量分数,请你写出计算过程(假设辉铜矿中只有Cu2S含有S元素,且转化过程中无硫元素的损失).
(8)甲组同学利用反应前后C装置的质量变化也计算出了硫化亚铜(Cu2S)的质量分数,可是发现结果比乙组偏小,其原因可能是气体可能从C装置中带出一部分水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
B.
  O2的溶解度曲线
C.
等质量的Mg和Fe与足量同浓度稀盐酸反应
D.
浓盐酸露置在空气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加热液体
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蒸发食盐水
D.
稀释浓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各选项中的家庭实验所采用的方法中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鉴别羊毛和涤纶(点燃)B.鉴别白糖和食盐(品尝)
C.鉴别黄铜和黄金(观察)D.鉴别酒精与白醋(闻气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