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对某溶液进行了多次检验,其中3次检验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序号溶液中检验出的物质
1KCl、K2SO4、Na2CO3
2Na2SO4、BaCl2、K2CO3
3Na2SO4、KCl、K2CO3
阅读上表后回答:
(1)表中第    次结果肯定不准确.
(2)为验证其他2次检验结果中是否存在SO42-、CO32-和Cl-,又进行以下操作:①加入过量的    (填物质名称,下同),目的是检验    并将其除去;②加入    溶液,过滤;③向滤液中加入    溶液.该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后,发现可以利用焰色反应来确定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
(3)通过上述实验,该小组还是觉得无法确定其他2次检验结果中哪一次是正确的,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答案】分析:(1)根据各种物质在溶液中能否共存进行分析;
(2)在检验氯离子时,我们可用硝酸银和稀硝酸;在检验硫酸根离子时,我们可用硝酸钡和稀硝酸;为了排除碳酸根离子的干扰,我们可以先加硝酸排除碳酸根离子的干扰.
(3)根据在溶液中溶质存在形式进行分析.
解答:解:
(1))因氯化钡与硫酸钠、碳酸钾能生成硫酸钡、碳酸钡沉淀不能在同一溶液中共存,所以我们判断第2个方案是错误;
(2)为了确定溶液中是否存在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和氯离子时,因在确定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时,必须排除碳酸根离子的干扰,所以我们首先检验并除去碳酸根离子;所以我们首先加过量的硝酸,检验并除去碳酸根离子;在检验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时,我们先检验氯离子,因硝酸银能跟硫酸根离子生成硫酸银,是一种沉淀干扰检验,所以我们先加过量的硝酸钡溶液,检验并除去硫酸根离子,最再用硝酸银来检验氯离子;
(3)无法确定其他两次检验结果哪次正确,因为溶液中溶质存在的形态主要是离子,1、3中的离子组成是相同的,区别仅仅是呈现形式不同而已
故答案为:
(1)2;   
(2)硝酸,CO32-;(过量的)硝酸钡,硝酸银;
(3)因为溶液中溶质存在的形态主要是离子,1、3中的离子组成是相同的,区别仅仅是呈现形式不同而已.
点评:在确定溶液的组成时,首先要保证所确定的溶液中的溶质必须保证能在同一溶液中共存,也就是所确定的溶质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某校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性学习课上展示了一套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假设每步化学反应都完全,氧化铁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查阅资料:草酸在浓硫酸存在时加热发生如下反应:H2C2O4
浓硫酸
CO↑+CO2↑+H2O
通过讨论,同学们对这套装置有了多种认识.

(1)第一小组同学说:从实验安全和实验操作程序看,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开始先加热
 
(填A或
D)处,实验结束时,应
 
(填先或后)停止加热;从环保的角度讲,在E装置后还应对尾气进行处理,其方法是:
 

(2)第二小组的同学说:用实验装置可以检验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产生,其中B装置的作用
 
;E装置的作用
 
;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第三小组的同学说:利用这套装置还可以测定氧化铁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他们的测定方法是:称取氧化铁样品10.0g,完全反应并冷却后再称量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7.6g.计算实验测得氧化铁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4)第四小组同学说:利用这套装置还有其它测定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的方法:先称量氧化铁样品的质量,再分别称量E装置在反应前后的总质量,即可计算求得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但按此方法实际测定结果却偏大,分析造成这种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四川模拟)某校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性学习课上展示了一套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假设每步化学反应都完全,氧化铁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
查阅资料:草酸在浓硫酸存在时加热发生如下反应:
H2C2O4 
 浓H2SO4 
.
CO↑+CO2↑+H2O

通过讨论,同学们对这套装置有了多种认识.
(1)第一小组同学说:从实验安全和实验操作程序看,首先要
检查装置气密性
检查装置气密性
,实验开始先加热A处,实验结束时,应先停止D处的加热;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此装置存在的明显不足是
没有尾气处理,污染环境
没有尾气处理,污染环境

(2)第二小组的同学说:其中B装置的作用除去CO2;装置C的作用是
除去水蒸气
除去水蒸气
;用该实验装置可以检验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产物,E装置的作用
检验CO与Fe2O3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
检验CO与Fe2O3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O+Fe2O3
 高温 
.
 
2Fe+3CO2
3CO+Fe2O3
 高温 
.
 
2Fe+3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5?镇江)某校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性学习课上展示了一套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假设每步化学反应都完全,氧化铁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

查阅资料:草酸在浓硫酸存在时加热发生如下反应:
H2C2O4
 浓硫酸 
.
 
CO↑+CO2↑+H2O
通过讨论,同学们对这套装置有了多种认识.
(1)第一小组同学说:从实验安全和实验操作程序看,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开始先加热
A
A
(填A或D)处,实验结束时,应
(填先或后)停止D处的加热;从环保的角度讲,在E装置后还应对尾气进行处理,其方法是:
点燃或收集起来
点燃或收集起来

(2)第二小组的同学说:用该实验装置可以检验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产物,其中B装置的作用
除去A中生成的二氧化碳
除去A中生成的二氧化碳
;E装置的作用
检验并吸收D装置生成的二氧化碳
检验并吸收D装置生成的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O+Fe2O3
 高温 
.
 
3CO2+2Fe
3CO+Fe2O3
 高温 
.
 
3CO2+2Fe

(3)第三小组的同学说:利用这套装置还可以测定氧化铁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他们的测定方法是:称量氧化铁样品的质量10.0g,样品与玻璃管的总质量为60.0g,完全反应并冷却后再称量玻璃管与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57.6g.计算实验测得氧化铁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80%
80%

(4)第四小组同学说:利用这套装置还有另外测定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的方法:先称量氧化铁样品的质量,再分别称量E装置在反应前后的总质量,即可计算求得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但按此方法实际实验测定结果却偏大,分析造成偏大的原因可能是
B装置吸收CO2不充分;E吸收了装置里空气中的CO2或者外界CO2进入的干扰
B装置吸收CO2不充分;E吸收了装置里空气中的CO2或者外界CO2进入的干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某校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性学习课展示了一套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假设每步化学反应都完全,氧化铁样品中的杂质不反应).查阅资料:草酸在浓硫酸存在时加热发生如下反应:
H2C2O4
浓硫酸
.
.
加热
 CO↑+CO2↑+H2O,通过讨论,同学们对这套装置有了多种认识.
(1)第一小组同学说:从实验安全和实验操作程序看,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开始先加热
A
A
(填A或D)处;实验结束时,应该
(填先或后)停止D处的加热;从环保的角度讲,此装置还存在的问题是:
没有对反应中剩余的一氧化碳进行处理
没有对反应中剩余的一氧化碳进行处理

(2)第二小组的同学说:用该实验装置可以检验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产物,其中B装置的作用是
吸收A中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
吸收A中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
;E装置的作用是
吸收D中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
吸收D中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O+Fe2O3
 高温 
.
 
3CO2+2Fe
3CO+Fe2O3
 高温 
.
 
3CO2+2Fe

(3)第三小组的同学说:利用这套装置还可以测定氧化铁样品的质量分数.他们的测定方法是:称取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10.0g,完全反并冷却后再称量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7.6g.计算实验测得氧化铁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80%
80%

(4)第四小组同学说:利用这套装置还有其它测定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的方法:先称量氧化铁样品的质量,再分别称量E装置在反应前后的总质量,即可计算出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但按此方法测定的结果却比实际的偏大,造成这种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B装置吸收CO2不充分;E吸收了装置里空气中的CO2或者外界CO2进入的干扰(给出一条合理答案即可)
B装置吸收CO2不充分;E吸收了装置里空气中的CO2或者外界CO2进入的干扰(给出一条合理答案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08年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初中学生化学知识竞赛初赛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某校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性学习课上展示了一套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假设每步化学反应都完全,氧化铁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查阅资料:草酸在浓硫酸存在时加热发生如下反应:H2C2O4CO↑+CO2↑+H2O
通过讨论,同学们对这套装置有了多种认识.

(1)第一小组同学说:从实验安全和实验操作程序看,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开始先加热______(填A或
D)处,实验结束时,应______(填先或后)停止加热;从环保的角度讲,在E装置后还应对尾气进行处理,其方法是:______.
(2)第二小组的同学说:用实验装置可以检验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产生,其中B装置的作用______;E装置的作用______;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CO2+2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