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如图是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
(2)从A溶液中析出A晶体,可用降温结晶方法;
(3)t2℃时,在100g水中放入60克A物质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
(4)t1℃时,A、C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有晶体析出的是C.

分析 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从A溶液中析出A晶体,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因为A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t2℃时,在100g水中放入60克A物质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frac{60g}{160g}×100%$=37.5%;t1℃时,A、C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有晶体析出的是C,因为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解答 解:(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故答案为:C>B>A;
(2)从A溶液中析出A晶体,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因为A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故答案为:降温结晶;
(3)t2℃时,在100g水中放入60克A物质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frac{60g}{160g}×100%$=37.5%;故答案为:60;37.5%;
(4)t1℃时,A、C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有晶体析出的是C,因为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故答案为:C;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碳与碳的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如图是碳原子结构示意图,碳原子的质子数是6,碳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
(2)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虽年久仍不变色,原因是墨中主要成分碳具有稳定性.
(3)我县富含“页岩气”,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它将成为我县的主要清洁能源,请你写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已知A、B为两种黑色粉末,D为红色单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物质B的化学式为CuO;
(2)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①C+2CuO$\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
②CO2+C$\frac{\underline{\;高温\;}}{\;}$2CO;
(3)请你根据C的性质,写出你熟悉的一种用途是灭火或制冷剂或人工降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将20克的黄铜(铜锌合金)放入盛有50g稀盐酸的烧杯中,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内剩余物总质量为69.8g,试计算:
(1)氢气的质量
(2)该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它大约占空气体积的百分比是78%;松脆的饼干放在空气中两三天就变软了,证明了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在实验室中,可以发现装石灰水的试剂瓶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液面会形成一层白色薄膜,原因是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该白膜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填该物质的化学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1)萌萌是个爱劳动的孩子,平时自己的衣物总是自己清洗,她发现用自家旁边水井里的水洗衣服时产生泡沫较少,此水是硬水,一般可以通过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生活用水在净化过程中常用
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
(2)蜡烛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品,它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可以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当我们吹灭点燃的蜡烛时,利用的灭火原理把蜡烛燃烧时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还有什么方法能使蜡烛熄灭用抹布盖灭(写出一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生活B化学与环境
①醋酸溶液可用来鉴别假黄金(铜锌合金)
②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①焚烧植物秸秆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②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C化学与安全D化学与健康
①炒菜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
②在室内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
①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
②食用蔬菜和水果来补充脂肪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小军见到一种“化学爆竹”(见图),只要用手拍打锡纸袋,掷在地上,锡纸袋随后会突然爆开并伴随响声.他认为,这是锡纸袋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气体造成的,于是想探究锡纸袋中的物质成分.
【提出问题】锡纸袋中的物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主要内容如下.
①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②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例如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化学方式为:Mg+H2SO4=MgSO4+H2↑.
③含有碳酸根或碳酸氢根的盐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例如碳酸钙与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猜想与验证】小军打开一个未用过的锡纸袋,内有一小包无色液体和一些白色固体.
(1)猜想:无色液体为酸.
验证: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水和该无色液体,各滴加3滴紫色石试液,紫色石蕊试液遇该无色液体变红.
实验的初步结论:无色液体为酸.
小军取两支试管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作空白实验,进行对比.
(2)猜想:白色固体为含有碳酸根或碳酸氢根的盐. (锡纸袋)
验证:请你运用初中所学知识,帮助小军同学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主要实验装置主要操作步骤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操作目的 
在瓶中加入少量白色固体,再加入适量水,振荡,静置白色固体溶解  验证白色固体是否可溶  
①在分液漏斗中加入稀盐酸塞上胶塞,打开活塞,放出适量溶液后,关闭活塞     
②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①有大量气泡产生        
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验证生成气体的成分      
实验的初步结论:白色固体是可溶性碳酸盐,可能为碳酸钠或碳酸氢钠    
小军为验证自己的初步结论,继续查找资料,得到下表.下表.
温度
溶解度
10℃20℃30℃40℃
Na2CO312.5g21.5g39.7g49.7g
NaHCO38.1g9.6g11.1g12.7g
根据上表数据,检验该白色固体的方法是:20℃时,在100g水中加入11g该白色固体,充分溶解后,若有白色固体剩余,为碳酸氢钠;否则为碳酸钠
【反思】通过该探究实验你还想学习的知识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化学性质上有哪些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水与我们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洁净的天然水一定是纯净物
B.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农业上改用喷灌和滴灌可以达到节约用水
D.用尝味道的方法可以区别硬水和软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