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装置中标“a”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取极易溶于水的氨气(NH3)。请根据以上 装置图选择,在实验室制取氨气时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要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20%的碳酸钠溶液,下图是他配制碳酸钠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碳酸钠溶液所需:碳酸钠_____g;水_____mL,量取所需要的水应选择_____(选填“10 mL”、“50 mL”或“100 mL”)量筒。
(2)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_____。
(3)在配制碳酸钠溶液的过程中应该用到的玻璃仪器分别有_____。
(4)如果称取的碳酸钠中含有少量水分,最后配制的碳酸钠溶液的浓度将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5)用托盘天平正确称量所需的碳酸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_____(填序号)
A 增加适量的碳酸钠固体 B 减少适量的碳酸钠固体 C 调节平衡螺母 D 增加砝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
(1)铜制成导线主要利用铜的__________;铝不容易被锈蚀,其原因是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高炉炼铁就是利用焦炭与__________(写名称)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矿石中铁还原出来。
(2)为了验证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____。(填序号)
①将同样粗细铝、铁丝分别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②将同样粗细的三种金属丝分别浸入同样的稀硫酸中
③将同样粗细的三种金属丝分别放在氧气中燃烧
④将铁丝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硝酸铜溶液中
(3)对自行车钢架进行喷漆可以防止其生锈,原因是_____;用稀盐酸除去铁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利用铁生锈的原理,“纳米α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剂,若用化学方法检验使用一段时间的“纳米α铁粉”是否完全失效,可选用 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检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酒精消毒”是抗击“新冠病毒”的有效手段,下列有关酒精(C2H5OH)叙述正确的是( )
A.酒精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酒精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1:3
C.酒精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直接构成的D.酒精分子中含有 10个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可以制备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但实验中发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提出问题)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什么呢?
(猜想假设)
猜想一:臭氧(化学式为O3)。
猜想二:HCl。
猜想三:Cl2。
同学们认为不需要验证就可以判断___________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
(链接资料)
(1),HClO 在水溶液中可解离出少量 H+、Cl-、ClO-、HClO 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可杀灭细菌、病毒,使有色物质褪色;
,AgCl 是一种白色沉淀。
(2)臭氧在二氧化锰存在的情况下极易分解产生氧气。
(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后大家认为猜想一是错误的,理由为______________。他们进一步做了如下实验: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放入试管中加热,将蘸有硝酸银溶液的玻璃棒伸入试管口,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再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悬于试管口,试纸______________,最终证明猜想三正确。
(反思拓展)
自来水厂常用漂白粉杀菌消毒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a(ClO)2,在水中起杀菌消毒作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金属,高科技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也需要金属。请回答: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
(2)根据下图的应用实例,试说出金属具有的两点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
(3)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人民已经开始炼铁:
①写出磁铁矿(Fe3O4)与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钢铁防腐十分重要!请写出一种防止钢铁生锈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上用甲和乙通过化合反应制备丙,如图是三种分子的模型图,根据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 甲的化学式为C2H4
B. 保持乙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
C. 乙和丙都属于氧化物
D.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都发生了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们的衣、食、住、行中包含着许多的化学知识。
(1)某服装标签如图,该服装面料含有的合成纤维是_____,生活中常用来鉴别棉纱和羊毛的方法是_____。
(2)为了身体健康,我们每天食用很多蔬菜和水果,其中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
(3)新装修的房屋经常能闻到装修材料中释放出的刺激性气味,人们能闻到这种气味的原因是_____。
(4)低碳出行是为了减少_____(填化学式)的排放,在物质分类中它属于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自行车是很多人出行的工具,下雨天骑自行车后如果不及时保养,链条经常会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化学式为_____,请写出一条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的措施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的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高温煅烧一定量的石灰石
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
D.向一定质量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