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加碘盐通常在食盐中加碘酸钾(KIO3),如图是超市销售的某种精制碘盐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每袋该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为
 
mg.
(2)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保留至0.1%)
(3)每袋该食盐中含碘酸钾(KIO3)的质量是多少?(结果保留至0.1mg)
考点: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专题:标签图示型
分析:(1)根据题意,食盐的含碘量为20mg/kg,每袋该食盐的质量为500g,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
相对分子质量
×100%,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据题意,食盐的含碘量为20mg/kg,每袋该食盐的质量为500g,则每袋该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为20mg×
500g
1000g
=10mg.
(2)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127
39+127+16×3
×100%≈59.3%.
(3)每袋该食盐中含碘酸钾(KIO3)的质量是10mg÷59.3%≈16.9mg.
故答案为:(1)10;(2)59.3%;(3)16.9mg.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标签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大蒜中含有一种有效成分辣素“硫化丙烯”,其化学式为C3H6S,能杀菌,具有一定的抗病功能和食疗价值.下列关于硫化丙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个硫化丙烯分子中含有3个氢分子
B、1个硫化丙烯分子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硫原子构成
C、硫化丙烯由碳、氢、硫三种元素组成
D、分子中C、H、S元素原子质量比为3:6: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一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从它的结构示意图中,我了解到: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最外层有
 
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电子,形成
 
(填“阳”或“阴”)离子.除此之外,我还能写出它与钠原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这是一种由
 
(填“原子”、“分子”或“离子”)构成的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二氧化碳虽然只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03%,但对动植物的生命活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下图甲所示,在x处合理的过程有:
 
 
、腐烂等.
(2)如图乙是证实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在烧杯中装入大半杯水,放入一些金鱼藻,并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静置一段时间后,用漏斗罩住金鱼藻,然后将盛满水的试管倒置于漏斗上,过一会儿,试管内有许多气泡产生,管内液面下降.根据这一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通入二氧化碳的目的是
 

②当试管内的液面处于图示位置时,试管内的气体压强
 
外界大气压强(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下列粒子H、O、O2 、H2 、H2O中,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是
 
,将水加热至100℃变成水蒸气时,
 
粒子没有变化,继续加热至200℃时,有少量的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生成新物质的粒子是
 
 
,这一分解反应中最小的粒子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
A、H2O
B、H2
C、O2
D、2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些水果散发的香味来自乙酸乙酯.纯净的乙酸乙酯是一种油状液体,且能浮在水面上.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实验室利用该反应制备乙酸乙酯.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酸乙酯易挥发
B、乙酸乙酯难溶于水,且密度小于水
C、浓硫酸可能是制备乙酸乙酯的反应的催化剂
D、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乙酸+乙醇
浓硫酸
乙酸乙酯+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表达式及其基本反应类型
(1)过氧化氢制氧气
 
基本反应类型为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基本反应类型为
 

(3)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基本反应类型为
 

(4)电解水
 
基本反应类型为
 

(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基本反应类型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带标号的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药品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3)实验室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其文字表达式是
 
,反应类型为
 
;若选用E装置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先
 
,再
 
.用双氧水制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其文字表达式为
 
.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氧气收集好后要
 
(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为什么?
 
.某同学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B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和瓶底,都末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
 

(4)乙炔又称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常用它燃烧产生的高温来切割和焊接金属;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你认为制取乙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