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燃烧,产生红色火焰,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B.向滴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后: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烟,放热
D.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紫红色固体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银,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分析 A、根据铁丝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进行分析;
B、根据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都显碱性,都能是酚酞变红色进行分析;
C、根据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镁,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进行分析;
D、根据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进行分析.

解答 解:A、铁丝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A错误;
B、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都显碱性,都能是酚酞变红色,所以向滴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后,溶液颜色不变,故B错误;
C、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镁,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故C正确;
D、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紫红色固体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物质,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但需要注意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的区别.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NaNO2(亚硝酸钠)、NaCl 和物质M(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①所示,请根据图象和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NaNO2、NaCl和M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aNO2>NaCl>M.
如图②所示,当往试管中加入5mL稀盐酸时,试管内立刻产生大量气泡,同时放热使烧杯中饱和溶液变浑浊(不考虑水分蒸发).
请判断:该饱和溶液中的溶质是NaNO2、NaCl 和M 中的M.
(2)分别将NaNO2、NaCl 和M 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aNO2>NaCl>M;
(3)NaNO2有毒,其外观和咸味与食盐很相似,因此要防止因误食NaNO2而发生中毒事故.为了区别NaNO2、NaCl固体,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查阅资料获得如下信息:NaNO2的水溶液呈碱性,NaCl的水溶液呈中性;NaNO2熔点为271℃,NaCl熔点为801℃.
①小明同学设计的鉴别实验方案如下:20℃时分别取NaNO2、NaCl5.0g于两只小烧杯中,分别加入8mL水(水的密度近似看做1g/cm3),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观察.你认为此方案是否可行可行.
②该小组其他同学又设计出与小明不同的实验方案,并获得成功.你认为该方案可能是:分别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者为NaNO2,不变者为NaCl(分别取少量的NaNO2、NaCl固体于两支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熔化者为NaNO2,不熔者为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金属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牢固掌握金属的知识十分必要
【开发】目前人类开发和利用最重要的三种金属是铁、铜、铝.
(1)人类大规模开发和利用这三种金属的年限,铜最悠久,铁次之,铝只有百余年.
金属大规模开发和利用的先后顺序与下列叙述中的哪些因素有关?③④(序号)
①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②金属的导电性③金属的活动性④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
(2)人类使用的金属大多是由矿物冶炼得到,试写出工业上利用赤铁矿(主要成分为氧化铁)冶炼金属铁的化学方程式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3)硬币就是由各种合金制成的,选择铸造硬币的金属不需考虑的因素是A.
A.导电性    B.耐腐蚀性C.硬度D.金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
(4)黄铜常用于阀门、水管、散热器等,黄铜是由铜、锌制成的合金.取一块黄铜投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
①若滤渣中含有三种金属,写出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2AgN03=Zn(N032+2Ag.
②若向滤液中滴加氯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原滤液中所含有的溶质有AgN03、Zn(N032
写化学式).
【保护】保护金属资源的措施包括防止金属锈蚀,对金属回收利用等.
(5)铁制品易锈蚀,铁生锈的条件是什么?很多铁制品表面镀铝防锈,其原理是什么?
(6)黄铜中的铜、锌都有较高的回收价值,现有1吨含锌32.5%的废黄铜,若先利用稀硫酸处理以使铜、锌分离,则至少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多少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打火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如图是普通打火机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属于金属材料的是③④(选填物质的编号);
(2)打火机挡风罩上通风孔的作用是使空气流通,据此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3)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丁烷气体能被压缩成液体的原因:气体分子间间隔很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集气瓶.
(2)现有药品:①稀硫酸;②稀盐酸;③大理石.若用该装置制取CO2,选用的药品是②③(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CO2↑+H2O..
(3)写出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一种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待测气体中,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氧气,反之是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待提纯的物质及杂质(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试剂操作方法
ANa2SO4(NaOH)稀硫酸加过量的稀硫酸,蒸发结晶
BNaC1(Na2CO3Ba(OH)2溶液加入适量的Ba(OH)2溶液,过滤
CCaCO3(NaCl)蒸馏水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将滤液蒸干
DO2 (CO2氢氧化钠溶液
浓硫酸
将混合气体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再通过浓硫酸的洗气瓶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不能发出蓝色(或淡蓝色)火焰的是(  )
A.SB.H2C.COD.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资源、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①生活中通过加热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②过滤是常用的净水方法,若河水过滤后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滤纸破损(写出一点即可).
(2)能源是这个世界不可缺少的资源.
①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
②某同学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时,发现电流计指针发生了偏转,且铜片上有气泡产生.实验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方式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防治污染,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①利用太阳能(任举一例)等清洁能源替代煤发电,有效防止酸雨形成.
②煤燃烧产生的废气中含有SO2,用NaOH溶液可将90%以上的SO2吸收.所发生的反应2NaOH+SO2=Na2SO3+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D.
A.该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B.Na2SO3读作硫酸钠
C.Na2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4   D.反应说明SO2与CO2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某化学兴趣小组根据如图所示进行模拟炼铁的实验,并对产物成分进行探究. 
经初步分析:
无色气体 A 不含有单质气体,黑色粉末 B 含有两种单质中的一种或者两种.
高炉炼铁的原理为: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Fe+3CO2   请写出反应器中一氧化碳是如何产生的化学方程式C+O2$\frac{\underline{\;点燃\;}}{\;}$CO2、CO2+C$\frac{\underline{\;高温\;}}{\;}$2CO.
兴趣小组又分成甲乙两组分别对无色气体A 和黑色粉末 B的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
甲组在分析了炼铁的原理后,认为无色气体A中可能有CO2,也可能有未反应的一氧化碳.
乙组认为黑色粉末的成分中存在以下三种情况:
假设一:只含有铁.  假设二:只含有碳. 假设三:以上两种物质都含有不用填.
【实验与探究】
(1)为验证甲组的猜想,大家按如图示进行实验(箭头表示气体流向):

当看到Ⅰ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Ⅲ中灼热的氧化铜变红,可以确定无色气体A 的成分 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Ⅱ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干燥气体.
(2)为验证乙组中假设三成立,大家用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来进行探究
实验方法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果
物理方法假设三成立
化学方法取少量黑色粉末B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假设三成立
写出黑色粉末B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HCl=FeCl2+H2↑.
【交流与反思】
在做甲组的实验中发现其存在一个很不环保的缺陷,请指出来:没有进行尾气处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