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
B. 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
C. 查找资料了解蜡烛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D. 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B 【解析】 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出现了异常情况,应该反复实验,观察是否是偶然现象,A正确;实验中出现异常现象,实验者应该去探索,查阅,避免影响后续步骤,B错误;查阅资料,了解产生的物质成分是正确做法,C正确;向专家、老师、同学等请教,是正确做法,D正确。故选B。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4.3质量守恒定律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根据反应3NO2+ H2O → 2HNO3+ X,推断X的化学式为( )
A. N2 B. NO C. N2O3 D. N2O5
B 【解析】 试题质量守恒定律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根据反应可知反应前有3个N原子,7个O原子,2个H原子,所以反应后2HNO3中有2个H原子,2个N原子,6个O原子,所以不难推出X中应含有1个N原子和1个O原子,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5.2组成燃料的主要成分-碳 同步测试卷 题型:简答题
完成下列物质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由上述化学方程式可以得出下列结论:
碳单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在点燃条件下具有可燃性,高温下具有还原性.
2C+O22COC+O2CO2C+2CuO2Cu+CO2↑ 【解析】 【解析】 ①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2CO;②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O2; ③碳与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O2Cu+CO2↑。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单元综合练习题 题型:实验题
下列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②____;③____。
(2)过滤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填序号,下同),能用来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仪器是____。
(3)请在上述仪器中任选一种,指出一点使用该仪器时应该注意的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_。
量筒漏斗③②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必须放平(合理即可) 【解析】 (1)②标有刻度,是量筒,③是漏斗。 (2)过滤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是漏斗和烧杯,图中有③漏斗。 (3)①试管:试管用于加热液体时,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②量筒: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水平放置,视线与量筒内液体最低凹液面处保持水平,读取读数;③漏斗:用作过滤器时,其下端尖嘴要紧靠接收器内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单元综合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能说明装置漏气的是( )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 装置气密性检验有多种方法,原理都是根据装置内外的压强差形成水柱或气泡,据此分析各种检查方法。 【解析】 A、用手握住试管,试管内气体受热膨胀,在烧杯内有气泡产生,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A不漏气; B、用弹簧夹夹住右边导管,向长颈漏斗中倒水,液面高度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B不漏气; C、用弹簧夹夹住右边导管,上下移动,若装置不漏气,两边液面应形成一定的高度差,...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单元综合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冰融化成水 B. 气球在烈日下爆裂 C. 牛奶变酸 D. 铁矿石的粉碎
C 【解析】 冰融化成水,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A错误;气球爆裂,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B错误;牛奶变酸后产生了新物质乳酸,是化学变化,C正确;铁矿石粉碎仅改变了状态,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D错误。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粤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3.4物质构成的表示式同步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铀﹣235是制造原子弹的一种原料,这种原子的相对原于质量是235,核电荷数为92,其核内中子数为 ;核外电子数为 .
143;92; 【解析】 试题根据核电荷数与质子数及核外电子数相等可知,铀的核内质子数为92,核外电子数也为92,由于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则可知原子核内中子数为235﹣92=143。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湛江市2018届九年级5月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在实验室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了一瓶敞口放置的Ca(OH)2粉末状试剂。他们对该试剂进行了定量实验称取试剂19.8 g放入锥形瓶中,加入30.2 g的水,充分振荡,再向锥形瓶中依次滴加25 g盐酸充分反应。测得部分数据与图像如下。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第6次 | |
加入盐酸的质量/g | 25 | 25 | 25 | 25 | 25 | 25 |
锥形瓶中物质的质量/g | 75 | 100 | a | 150 | 172.8 | 197.8 |
(1)a的数值为__________,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得出该试剂已部分变质的结论,其依据是(通过实验数据和图像写出你的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的数值为____________。
(3)计算该试剂中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1.4物质性质的探究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钠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能与水反应 B. 有延展性
C. 硬度较小 D. 密度较小
A 【解析】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 A.能与水反应,发生了化学反应,所以是化学性质,故A正确; B. 有延展性属于物理性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故B错误; C. 硬度较小是物理性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故C错误; D. 密度较小是物理性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故D错误。 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