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下列实验的现象和结论不合理的是(  )
项目A.比较催化效果B.比较硬度C.检验碳酸根D.验证CO2
实验
现象和
结论
①试管比②试管放出气泡快--MnO2比CuO的催化效果好铜片上有划痕--黄铜硬度比铜大有无色气泡生成,石灰水变混浊--碳酸盐能与HCl反应生成CO2木条熄灭--CO2不支持燃烧
A.AB.BC.CD.D

分析 A、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与催化剂的效果有关;
B、两种物质相互刻画时,划痕明显的物质硬度小;
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D、不能支持燃烧的物质很多.

解答 解:A、催化剂的催化效果越好,反应速率越快.正确;
B、铜片上有划痕,说明黄铜的硬度比铜大.正确.
C、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石灰石(碳酸盐)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正确;
D、二氧化碳能使带火星的木条熄灭,氮气、氦气等物质也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熄灭.错误.
故选D.

点评 解答本题要从各种物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列几种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不一致的是(  )
A.氮气 化学性质稳定 保护气
B.稀有气体    通电能发光   点光源
C.氧气   助燃性  燃料
D.氦气   密度小于空气   填充探空气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可以选择BD(填写装置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2)若用F装置检验制得的气体是CO2,装置F中的试剂应该是少量的澄清的石灰水(填试剂名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3)选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并采用E装置来收集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装置.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⑦-②-③-①-④-⑤-⑥(填序号).
(4)氨气(NH3)是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原理是2NH4Cl(固)+Ca(OH)2(固)$\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填写装置序号),若选用F装置收集氨气,气体应从b(填“a”或“b”)端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甲、乙、丙、丁四个小组同学分别对实验室某无色废液的成分进行检测,向废液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色,四组同学的分析结果如表.检测结果合理的组别是(  )
检测小组检测结果
甲组Na2SO4、HCl、BaCl2
乙组KCl、K2CO3、KOH
丙组KCl、K2SO4、FeCl3
丁组KCl、K2CO3、HCl
A.甲组B.乙组C.丙组D.丁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既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H2用于探空气球
C.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D.CO2用于灭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在2011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低碳经济”是今年“两会”的一大热点.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科学家正致力于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
(1)将空气中的CO2压缩后贮藏于冰冷的深海,但有科学家担心这样做会增加海水的酸度,导致海洋生物死亡.CO2使海水酸度增加的原因是CO2+H2O═H2CO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将过多的CO2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4H2$\frac{\underline{\;催化剂\;}}{△}$CH4+2H2O.
(3)将工业上产生的CO2进行收集、处理,作工业原料,如用作氨碱法制纯碱的原料:一定条件下,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通入氨气(NH3)和CO2,即可析出碳酸氢钠固体,此时溶液变浑浊;过滤、滤液中含有氯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提示:方程式配平后,各物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均为1)NaCl+NH3+H2O+CO2═NaHCO3+NH4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用实验证明锌和铜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用下列试剂(  )
A.食盐B.AgNO3溶液C.Na2SO4溶液D.ZnCl2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学校附近的一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AgNO3、Fe(NO33和Ba(NO32,这种废水的直接排放既造成水资源的污染,又造成很大的浪费.该校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决定净化废水,改善环境,变废为宝,根据现有的试剂:NaCl溶液、NaOH溶液、Ba(OH)2溶液、FeCl3溶液和稀盐酸.将废水处理得到AgCl、Fe(OH)3和Ba(NO32三种物质,操作流程设计如图所示.

试依据上述实验回答:(1)X最好选用FeCl3溶液,Y最好选用Ba(OH)2溶液;
(2)写出加入X试剂后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AgNO3+FeCl3═3AgCl↓+Fe(NO3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目前,我国钢铁产量居世界第一,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铁的广泛应用
(1)我国在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之说,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Fe+CuSO4=FeSO4+Cu.
(2)铁与铬(Cr)、镍(Ni)等金属熔合可形成“不锈钢”,用不锈钢丝和聚乙烯纤维为
原料可制作耐酸防护服材料.以上叙述中不涉及到B(选填序号).
A.合金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合成材料  D.复合材料
(二)铁锈成分的探究
(1)如图为某兴趣小组探究铁生锈的三个实验,最先观察到铁锈的是C(选填序号).


(2)铁生锈的主要过程为:Fe$\stackrel{O_{2}、H_{2}O}{→}$Fe(OH)2$\stackrel{O_{2}、H_{2}O}{→}$Fe(OH)3$\stackrel{风吹日晒}{→}$Fe2O3.xH2O次要过程为:Fe$\stackrel{O_{2}、CO_{2}、H_{2}O}{→}$FeCO3,写出Fe→Fe(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Fe+O2+2H2O═2Fe(OH)2
(3)铁锈组分的确定
某铁锈成分为Fe2O3•xH2O和FeCO3.为确定其组成,兴趣小组称取此铁锈样品25.4g,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
①Fe2O3•xH2O失去结晶水温度为110℃,FeCO3在282℃分解为FeO和CO2
②温度高于500℃时铁的氧化物才能被CO还原.
(1)装配好实验装置后,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装置A中的反应为:H2C2O4(草酸)$\stackrel{浓硫酸}{→}$CO↑+CO2↑+H2O通过B、C装置可得到干燥、纯净的CO气体,洗气瓶B中应盛放c(选填序号).
a.浓硫酸    b.澄清的石灰水  c.氢氧化钠溶液
(3)现控制D装置中的温度为300℃对铁锈进行热分解,直至D装置中剩余固体质量不再变化为止,冷却后装置E增重3.6g,装置F增重2.2g.则样品中FeCO3的质量m(FeCO3)=5.8g,x=2.
(4)若缺少G装置,测得的m(FeCO3)偏大(选填“偏大”、“偏小”、“不变”,下同),x的值会偏大.
(三)炼铁过程的探究
(1)写出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炼铁主要原理的化学方程式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查阅资料】用CO还原Fe2O3炼铁的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1:3Fe2O3+CO$\frac{\underline{\;500~600℃\;}}{\;}$2Fe3O4+CO2
阶段2:Fe3O4$\frac{\underline{\;600~700℃\;}}{\;}$3FeO+CO2
阶段3:FeO+CO$\frac{\underline{\;>200℃\;}}{\;}$Fe+CO2

(2)将上述300℃热分解后的D装置中剩余固体继续分阶段升温,进行CO还原铁的氧化物炼铁过程的探究.加热时测定D中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图中M点对应的a=18 (请列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