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取200克稀盐酸跟50克含杂质的大理石于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质为232.4克.(CaCO3+2HCl═CaCl2+CO2↑+H2O)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7.6克?
(2)实际参加反应的HCl的质量是多少克?
(3)原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分析 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即为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提供的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解答 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00g+50g-232.4g=17.6g,
故填:质量守恒;17.6.
(2)设实际参加反应的HCl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CO2↑+H2O,
       73         44
       x         17.6g
$\frac{73}{x}$=$\frac{44}{17.6g}$,
x=29.2g,
答:参加反应的氯化氢质量是29.2g.
(3)原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frac{29.2g}{200g}$×100%=14.6%,
答:原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4.6%.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为研究酸的性质,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刚将颗粒大小相同的纯锌粒和粗锌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中,写出锌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H2SO4═ZnSO4+H2↑.
(2)小刚仔细观察后发现纯锌粒和硫酸的反应明显比粗锌粒慢,通过查阅资料小刚得知粗锌中含有一些不活泼金属,她猜想可能是粗锌中不活泼金属促进了锌和硫酸的反应.为了验证小刚的猜想,你认为应该在盛有纯锌粒和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下列哪种物质?B.
A.HCl     B.CuCl2     C.NaCl     D.CaCl2
(3)实验中小刚发现加入上述所选物质,纯锌和稀硫酸的反应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快,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四种溶液中的Cl-对溶液起了促进作用.
(4)小刚想通过用一定质量粗锌和足量的硫酸反应,测量生成氢气的体积来计算粗锌的纯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虚线框中应接入图中的②,广口瓶上方残留的空气不会(填“会”或“不会”)对氢气体积的测量造成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及用量均正确的是(  )
选项物质所含杂质所选试剂及用量
A碳酸钠氯化钠适量的水
B硝酸盐酸适量硝酸银溶液
C氧化钙碳酸钙过量稀盐酸
D过量的稀硫酸溶液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从2Mg+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中,可以获取的信息:
(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镁和氧气,生成物是氧化镁;(2)反应的条件是点燃;(3)属于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下列是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

(1)写出图甲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试管②酒精灯.
(2)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所利用的反应原理的文字表达式: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
(3)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所选发生装置是,若选该装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对该装置应作的改进是在试管口放一棉花团.
(4)氧气可用法收集,原因是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氧气还可用法收集,原因是不易溶于水.
(5)若在如图乙F装置中装满水用来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b端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物质暴露于空气中,其质量改变和空气中的成分没有关系的是(  )
A.生石灰B.铁粉C.浓硫酸D.浓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铜可以作导线B.氢气可以填充探空气球
C.氮气可以作保护气D.液氮可作制冷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如下表:原子结构是通过科学家不断地建立与修正原子结构模型,不断地实验,不断地思考研究而得到的.下表是原子结构模型的几种学说
时间模型类型科学家内 容
1803年道尔顿模型道尔顿(英国)原子是一个坚硬的小球
1897年汤姆生模型汤姆生(英国)发现电子,即“西瓜模型”正电荷是西瓜肉,电子是西瓜籽
1911年卢瑟福模型卢瑟福(英国)发现原子核,原子大部分体积是空的,电子围绕带正电的原子核随意动转
1913年分层模型玻尔(丹麦)电子在固定轨道上分层运动(绕着原子核)
现代电子云模型电子出现在原子核周围,有的区域次数多,有的区域次数少
(1)上面四种原子结构模型中道尔顿的原子结构模式是④(填序号),这种原子模型是一种实心结构.

(2)1911年,卢瑟福通过实验发现原子结构,所做的实验名称是卢瑟福实验(或α粒子散射实验),实验中大多数α微粒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顺利通过.有一小部分α微粒发生了偏转,原因是原子核带正电,α粒子带正电,当α粒子靠近原子核时受到原子核的斥力;极少数α微粒被反弹了回来,原因是极少数的α粒子撞击到原子核,原子核质量远远大于α粒子.因此,卢瑟福根据实验建立了核式原子模型.
(3)请用框图的形式表示原子的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106g、10%的Na2CO3溶液,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最多可生成CO2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