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学习小组在探究“酸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分别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稀硫酸,反应结束后,把废液倒入同一个废液缸中,观察到废液缸中产生少量气泡.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A中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在实验过程中并没有观察到该反应的明显现象,请你写出一种能观察到变化发生的方法______;
(2)通过分析废液缸中的现象,你认为B试管的废液中溶质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下同);
(3)小组同学对废液缸中最终废液的成分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提出问题】最终废液中溶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硫酸钠溶液显中性.
【假设猜想】猜想①:Na2SO4
      猜想②:Na2SO4、Na2CO3
      猜想③:______
【实验探究】请你设计实验,确定哪个猜想是正确的.
实验步骤实验结论
______
______
______猜想1正确
______猜想2正确
______猜想3正确

解:(1)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会生成硫酸钠和水,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该反应没有现象,所以可以预先在碱的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此时溶液为红色,滴加硫酸至恰好反应红色褪去,则可以证明该反应能够进行(合理即可);
(2)由于废液中会出现气泡则碳酸钠一定有剩余,且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一定会生成硫酸钠,所以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Na2CO3和Na2SO4
(3)【假设猜想】由反应的过程可知该溶液中一定有硫酸钠,且要利用碳酸钠和硫酸不会共存分析可知猜想应该存在三种情况:①只有硫酸钠;②含有硫酸钠和碳酸钠;③含有硫酸钠和硫酸;
【实验探究】可利用石蕊试液利用碳酸钠的溶液显碱性,稀硫酸的溶液显酸性的有关知识分析;含有硫酸的假设溶液会变红,含有碳酸钠的溶液会变蓝,只含硫酸钠的溶液石蕊不会变色;
故答案为:(1)2NaOH+H2SO4═Na2SO4+2H2O;先在碱的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再逐滴滴加稀硫酸;
(2)Na2CO3、Na2SO4
(3)【假设猜想】Na2SO4、H2SO4
【实验探究】可利用石蕊试液利用碳酸钠的溶液显碱性,稀硫酸的溶液显酸性的有关知识分析;含有硫酸的假设溶液会变红,含有碳酸钠的溶液会变蓝,只含硫酸钠的溶液石蕊不会变色;
验步骤实验结论

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
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石蕊不变色
石蕊试液变蓝
石蕊试液变红

分析:(1)依据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会生成硫酸钠和水书写方程式;该反应没有现象,所以可以预先在碱的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此时溶液为红色,滴加硫酸至恰好反应红色褪去,则可以证明该反应能够进行;
(2)由于废液中会出现气泡则碳酸钠一定有剩余,据此解答即可;
(3)【假设猜想】由反应的过程可知该溶液中一定有硫酸钠,且要利用碳酸钠和硫酸不会共存分析解答即可;
【实验探究】可利用石蕊试液利用碳酸钠的溶液显碱性,稀硫酸的溶液显酸性的有关知识分析解答;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物质间的反应规律,学会运用猜想与事实验证的方法和技巧处理实验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只需要对所涉及的各个反应中反应物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做出假设,若反应物恰好完全反应,则废液中的溶质只有生成物,若反应结束后反应物仍有剩余,则废液中的溶质除了生成物外还有剩余的反应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1?株洲)某学习小组在探究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实验中,先用铝制易拉罐收集满一罐CO2气体,然后迅速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浓溶液,立即将易拉罐口封闭(不漏气),轻轻摇动易拉罐,发现易拉罐很快变瘪,但过一段时间后,易拉罐又重新鼓起来(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忽略不计).
【提出问题】易拉罐为什么先瘪后鼓?
【分析猜想】易拉罐开始时变瘪的原因是 (1)
CO2+2NaOH=Na2CO3+H2O
CO2+2NaOH=Na2CO3+H2O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易拉罐重新鼓起的原因是易拉罐中又生成了气体A,其成分极有可能是CO2或 H2
【查阅资料】①Na2CO3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只有在高温条件下才会分解;
②铝单质比较容易被酸、碱腐蚀.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为了检验铝制易拉罐中重新生成的气体成分,小组又进行如下实验,并记录了相应的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将易拉罐口打开,迅速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罐口. 发出“噗”的一声,产生淡蓝色火焰,片刻后熄灭. 说明罐中重新生成的气体A是(2)
氢气(H2
氢气(H2
②取少量铝片于试管中,先加入适量的水,片刻后再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先加水,没有明显变化,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说明铝是否与水直接反应:
(3)(填“是”或“否”),铝能够与
NaOH(碱性)
NaOH(碱性)
(4)溶液反应.
③取少量易拉罐中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产生了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原CO2气体被NaOH溶液吸收
【实验结论】①铝制易拉罐变瘪的原因是CO2被NaOH溶液吸收,②铝制易拉罐重新鼓起的原因是铝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了气体.
【反思评价】小组根据实验探究获得一条对金属铝化学性质的新认识(5):
铝单质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均能生成氢气
铝单质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均能生成氢气

【拓展延伸】Al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了气体的同时还生成另一种书写形式类似于KMnO4的盐,请完成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6):2Al+2NaOH+2H2O=2
NaAlO2
NaAlO2
+3A↑.当然,本实验只是初步探究,还有进一步探究的价值,有待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去深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沈阳)某学习小组在探究酸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
(1)分别向两支装有碳酸钠和碳酸钙粉末的试管中注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两支试管内均观察到的现象是
有气泡产生
有气泡产生
,固体粉末未全部消失,最终形成无色溶液.写出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2)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A、B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只洁净的烧杯中,发现烧杯中的废液变浑浊.写出产生浑浊的现象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CaCl2═CaCO3↓+2NaCl
Na2CO3+CaCl2═CaCO3↓+2NaCl

小组同学将烧杯中的物质进行了过滤,对滤体中的溶质成分展开了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提出猜想】猜想1:滤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
          猜想2:滤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
          猜想3:滤液中的溶质
氯化钠和氯化钙
氯化钠和氯化钙

【设计实验】请你选择一种猜想进行验证.
实验步骤 预计实验现象 预计结论
取少量的滤液于试管中,
加入少量的稀盐酸
加入少量的稀盐酸
产生气泡
产生气泡
猜想
2
2
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湖北模拟)某学习小组在探究酸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
(1)分别向两支装有碳酸钠和碳酸钙粉末的试管中注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两支试管内均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气泡
产生气泡
?,固体粉末全部消失,最终形成无色溶液.
(2)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A、B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只洁净的烧杯中,发现烧杯中的废液变浑浊.?
小组同学将烧杯中的物质进行了过滤,对滤液中的溶质成分展开了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提出猜想]?
猜想1:滤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
猜想2:滤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
猜想3:滤液中的溶质是
氯化钠和氯化钙
氯化钠和氯化钙
.?
[设计实验]请你选择一种猜想进行验证.
实验步骤 预计实验现象 预计结论
取少量的滤液于试管中,
加入少量的稀盐酸
加入少量的稀盐酸
产生气泡
产生气泡
猜想
2
2
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已知某合金粉末除铝外,还含有铁、铜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合金粉末中铁、铜的存在情况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产物NaAlO2易溶于水);Fe、Cu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猜想]
猜想1:该合金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铁、铜.
猜想2:该合金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
(填名称).
猜想3:该合金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铁.
[实验探究]
下列实验仅供选择的试剂:10% 盐酸、30% NaOH溶液.
实验方案 实现现象 结论
①取一定量的合金粉末,加过量的
30% NaOH溶液
30% NaOH溶液
,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备用.
粉末部分溶解,并有气体放出. 合金中一定含有
②取步骤①所得滤渣,加过量的
10% 盐酸
10% 盐酸
,充分反应.
滤渣部分溶解,并有气体放出,溶液呈浅绿色. 合金中一定含有
铜和铁
铜和铁
[探究结论]
猜想1成立.
[实验反思]
一般来说,活泼金属能与盐酸等酸反应,而铝与酸、碱都能反应,说明铝具有特殊的性质.
[拓展延伸]
铜和稀硫酸在通常情况下不反应.但在特定条件下(如电解),铜和稀硫酸可以发生置换反应,并生成氢气.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H2SO4
 电解 
.
 
CuSO4+H2
Cu+H2SO4
 电解 
.
 
CuSO4+H2

某学习小组在探究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实验中,先用铝制易拉罐收集满一罐CO2气体,然后迅速向其中加入-定量的30%NaOH浓溶液,立即将易拉罐口封闭(不漏气),轻轻摇动易拉罐,发现易拉罐很快变瘪,但过一段时间后,易拉罐又重新鼓起来(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忽略不计).易拉罐开始时变瘪的原因是
CO2+2NaOH=Na2CO3+H2O
CO2+2NaOH=Na2CO3+H2O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易拉罐重新鼓起的原因是易拉罐中又生成了气体
氢气
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2?岳阳一模)某学习小组在探究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实验中,先用铝制易拉罐收集满一罐CO2气体,然后迅速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浓溶液,立即将易拉罐口封闭(不漏气),轻轻摇动易拉罐,发现易拉罐很快变瘪,但过一段时间后,易拉罐又重新鼓起来(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忽略不计).
【提出问题】易拉罐为什么先瘪后鼓?
【分析猜想】易拉罐开始时变瘪的原因是
CO2+2NaOH=Na2CO3+H2O
CO2+2NaOH=Na2CO3+H2O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易拉罐重新鼓起的原因是易拉罐中又生成了气体A,其成分极有可能是CO2或 H2
【查阅资料】
①Na2CO3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只有在高温条件下才会分解;
②铝单质比较容易被酸、碱腐蚀.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为了检验铝制易拉罐中重新生成的气体成分,小组又进行如下实验,并记录了相应的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将易拉罐口打开,迅速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罐口. 发出“噗”的一声,产生淡蓝色火焰,片刻后熄灭. 说明罐中重新生成的气体A是
氢气
氢气
②取少量铝片于试管中,先加入适量的水,片刻后再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先加水,没有明显变化,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说明铝是否与水直接反应:
(填“是”或“否”),铝能够与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
溶液反应.
③取少量易拉罐中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产生了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原CO2气体被NaOH溶液吸收.
【实验结论】①铝制易拉罐变瘪的原因是CO2被NaOH溶液吸收,②铝制易拉罐重新鼓起的原因是铝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了气体.
【反思评价】小组根据实验探究获得一条对金属铝化学性质的新认识:
铝单质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均能生成氢气
铝单质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均能生成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