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属于置换反应 | |
B. | 可解决甲醛带来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 | |
C. | 其中甲醛属于氧化物 | |
D. | 化学方程式为:HCO+O2=CO2+H2O |
分析 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化学式、方程式,根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等.
解答 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甲醛和氧气在催化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HCHO+O2$\frac{\underline{\;催化剂\;}}{\;}$CO2+H2O.
A、该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错误;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甲醛和氧气在催化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可解决甲醛带来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故正确;
C、甲醛是有机物,不是氧化物,故错误;
D、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的方程式是:HCHO+O2$\frac{\underline{\;催化剂\;}}{\;}$CO2+H2O.故错误.
答案:B
点评 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H2SO4NaClNa2CO3CaCl2 | B. | HCl NaOHCuSO4 MgSO4 | ||
C. | NaNO3HCl CaCl2KOH | D. | Na2CO3 K2SO4 BaCl2H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我国稀土金属储量世界第一,可以任意开发利用 | |
B. | 研发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避免因直接焚烧而造成大气污染 | |
C. | 利用二氧化碳捕捉技术,减少因二氧化碳引起的“温室效应” | |
D. | 改造城市排水管网,实现雨水和生活污水的分流处理与利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液氮作制冷剂 | B. | 乙炔与氧气形成高温氧炔焰 | ||
C. | 酒精洗掉沾在试管壁上的碘 | D. | 洗洁精通过乳化作用除去油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升高温度溴酸银的溶解度增大 | |
B. | 40℃时溴酸银易溶于水 | |
C. | 90℃时溴酸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1.3% | |
D. | 溴酸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从溶液中析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