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兴趣小组的利用提供的试剂:稀硫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和紫色石蕊溶液。探究酸碱盐的性质。小清同学将氯化钠溶液加入到稀硫酸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而将混合溶液加热一段时间后,意外地闻到刺激性气味。

[提出问题]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1.可能是二氧化硫 猜想2.可能是氯化氢

猜想3.可能是氨气

大家讨论后认为猜想3不合理,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 SO2和CO2的化学性质相似,都能使澄清灰水变浑浊。写出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钙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如图所示,小诚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到_________,于是他认为猜想2正确。

[评价与改进]小煜认为小诚的结论不科学,于是他利用提供的试剂通过实验确认了猜想2正确。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如图所示,将产生的气体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加热氯化钠与硫酸的混合溶液得到的气体是氯化氢

[拓展应用]实验室可用氯化钠和硫酸反应制取氯化氢气体,已知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请推测实验室制取氯化氢气体最适宜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加热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的混合物 B.加热氯化钠固体和稀硫酸的混合物

C.加热氯化钠固体和浓硫酸的混合物

反应物中没有氮元素,所以无法生成氨气 SO2+Ca(OH)2=CaSO3↓+H2O 溶液变红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无明显现象 C 【解析】[猜想与假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没有氮元素,所以无法生成氨气; [查阅资料]SO2和CO2的化学性质相似,都能使澄清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钙的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SO2+Ca(OH)2=CaSO...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2018年中考理科综合试卷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我市教育主管部门为了让同学们过好传统佳节一一端午节,特意将中考提前一天。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庆祝端午佳节,决定自己动手制作传统食品一一皮蛋.制作皮蛋料泥的原料主要有:生石灰、纯碱、草木灰(含K2CO3)等.将他们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适量水得到皮蛋料泥.料泥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

(1)步骤②的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的现象说明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上述实验现象推断,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

漏斗 碳酸钙(或CaCO3) NaOH、Ca(OH)2、KOH(或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钾) 【解析】本题考查了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过滤所用的仪器,生石灰的性质,碳酸盐的检验等。根据问题情景,找到实验的反应原理;再根据实验的反应原理,分析推断出该物质的组成成分。 (1)步骤②的主要操作是过滤,过滤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 (2)原料中的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桂平市2018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古丝绸之路传播了我国的文明和科技。下列我国的发明和技术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

A. 粮食酿酒 煮海为盐 B. 侯氏制碱法 用黏土烧制陶瓷

C. 造纸 用胆矾湿法炼铜 D. 纺纱织布 打磨磁石制指南针

D 【解析】化学变化是指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A、粮食酿酒生成了其他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煮海为盐仅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侯氏制碱法生成了其他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用黏土烧制陶瓷生成了其他物质,属于化学变化;C、造纸生成了其他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用胆矾湿法炼铜生成了其他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纺纱织布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模拟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一种叫“干水”的物质。每个“干水”粒子是外层包上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小水滴,成分95﹪仍是“湿水”,它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比普通水高3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干水”是纯净物 B. “干水”就是“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C. “干水”的应用有利于缓解室温效应 D. “干水”中的微粒已停止运动

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A、 “干水”不是纯净物,属于混合物;B、“干水”不是“干冰”,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故B错误;C、干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比普通水高3倍, “干水”的应用有利于缓解室温效应,故C正确;D、“干水”中的微粒仍在不停的运动,故D错误。 点睛∶干冰和干水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干水是一种混合物,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比普通水高,可以缓解室温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模拟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 加热液体 B. 稀释浓硫酸

C. 蒸发食盐水 D.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解析】 A、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且注意不能对头自己和别人以为喷出的蒸气伤人.故正确 B、在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切不可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错误 C,蒸发液体时,为了防止液体局部过热而引起液滴迸溅,所以要不断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故C操作正确. D、在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利用的是装置内气体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在我省中小学开展“三色文化”的教育活动中,某校组织学生进行了系列研学旅行。(1)“古色文化”之旅;观乐平古戏台,传中华戏文化。古戏台上木雕人物栩栩如生,木材雕刻发生了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建造古戏台时,把埋入地下的一部分木头表面稍稍烤焦成木炭,所利用的碳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色文化”之旅,再上井冈山,重走红军路。同学们穿上棉质红军服,吃红米饭,喝南瓜粥,休验红军生活。棉布属于___________ (“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米饭富含的营养素为_________。

(3)“绿色文化”之旅,参观废水处理,增强环保意识,下图是某工厂对甲,乙两车间排放的废水处理过程的示意图(提示:除图示离子外,其他离子忽略不计)

①甲车间废水的pH___________(填‘<”“=”“>”)7;

②根据图分析,乙车间废水中所含离子可能是___________ (填序号)。

A.Fe3+、NH4+、 NO3-、Cl-

B.H+、Cu2+、SO42-、Cl-

C. Mg2+、Na+、SO42-、NO3-

物理变化 常温下的稳定性 天然纤维 糖类 > B 【解析】(1)木材雕刻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木头表面烧焦能转化生成碳,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很稳定,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能使埋入地下的电线杆保存较长的时间; (2)棉布由棉花制成,属于天然纤维;米饭主要成分是淀粉,富含的营养素为糖类; (3)①甲车间废水中含有OH-,显碱性,pH>7;②乙车间废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t2℃时,向盛有10g水的烧杯中加入13g固体甲,搅拌后固体完全溶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中固体析出,甲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P点表示甲的溶解度为98g

B. 搅拌的目的是増大甲的溶解度

C. 通过升温可以将甲的不饱和容易变为饱和溶液

D. 甲溶于水的过程中一定放出热量

D 【解析】A、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表述溶解度时要指明温度,图中P点表示在t1℃时,甲的溶解度,错误;B、搅拌的目的是加速溶解,并不能改变物质的溶解度,错误;C、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因此升温时甲的溶液能够溶解更多的甲物质,不能变成饱和溶液,错误;D、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根据题意,t2℃时,加的溶解度是110 g,向10g水中加入13g甲物质完全溶解,当一段时间后,有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南充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等质量的镁和锌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H2SO4至过量

B. 等质量的CaO和Ca(OH)2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

C. 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至过量

D. AgNO3和Cu( 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至过量

B 【解析】A、开始所加稀硫酸的质量相同时,产生氢气的质量应相等,错误; B、2HCl+ Ca(OH)2 = CaCl2+ 2H2O 2HCl+ CaO= CaCl2+ H2O 74 111 56 111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等质量的CaO和Ca(OH)2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时,氧化钙生成的氯化钙的质量较多,正确;C、向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3Cl2+6NaOH5NaCl+X+3H2O的反应中,X的化学式是

A. O2 B. NaClO C. HCl D. NaClO3

D 【解析】由3Cl2+6NaOH5NaCl+X+3H2O可知,反应前的氯原子、钠原子、氧原子、氢原子的数目分别是6、6、6、6,反应后的氯原子、钠原子、氧原子、氢原子的数目分别是5、5、3、0,根据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不变, X中应含的1个钠原子、1个氯原子和3个氧原子,因此X的化学式是NaClO3。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