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科学研究时,常常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直接观测的量,下列不是应用这一方法的是(  )
A.
以不同球说明分子结构
B.
以水位表示氧气含量
C.
以水银柱升高判断叶蒸腾快慢
D.
以铁屑数目说明磁性强弱

分析 根据实验操作的现象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A、以球说明分子结构,是模型的思想,符合题意;
B、氧气是不易观测的量,以水位表示氧气含量就成了易观测的量,不符合题意;
C、以水位说明蒸腾作用快慢,能易于观察,不符合题意;
D、磁场是不易直接观测的量,以铁屑说明电流磁场就成了易观测的量,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放大思想是转换法应用的一种,是物理观察和研究经常应用的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碳酸钠、硫酸钠和氯化钠中的2种或3种组成.经实验得知其中肯定含有碳酸钠和硫酸钠,为了确定是否含有氯化钠,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请按该同学的思路填写下表:
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目的、现象及结论
(1)取少量白色固体粉末,配成水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酸A,A为H2SO4除去Na2CO3
(2)继续加入足量的B,B为Ba(NO32溶液,过滤.除去H2SO4
(3)向(2)中的滤液中加入C,C为
AgNO3溶液
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原白色固体粉末中肯定含有氯化钠;否则不含氯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是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1)请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高锰酸钾$→_{△}^{二氧化锰}$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请写出仪器名称:①铁架台
(3)写出图中四处错误:
①试管口不应向上倾斜 ②导管不应伸入试管太长③试管口没有放棉花 ④不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20世纪20年代,丹麦和英国的一些化学家提出了新的酸碱理论--“质子论”.质子论认为:凡能放出质子(即H+)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能结合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根据这个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SO4属于酸B.CO32-属于酸C.NO3-属于碱D.Na+属于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某研究小组发现,维C泡腾片(保健药品,主要成分见图1)溶于水,有许多气泡产生(如图2).该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
探究一:该气体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小华说:该气体可能是CO2、O2、CO、H2、N2
小明说:不可能含有N2,因为维C泡腾片和水中无氮元素.
小芳说:不可能含有CO和H2,因为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
H2易燃易爆,CO 有毒;
该小组同学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CO2、O2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得出结论】
(1)由实验①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C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2)由实验②不能(填“能”或“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
探究二:维C泡腾片溶液的酸碱性.向维C泡腾片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显酸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植物的新陈代谢与动物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光合作用.过去人们一直对于光合作用产物O2的来源感到疑惑.科学家利用中子数不同的两种氧原子18O和16O标记水和二氧化碳分子中的氧原子,进行了如图实验.请你判断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自(  )
A.CO2B.H2O
C.部分来自CO2,部分来自H2OD.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小青看见爸爸种花时把草木灰洒在花盆中作肥料,她查阅资料得知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含钾的化合物.于是她取一些草木灰做了以下实验,请你帮助她将下列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实验
序号
实验目的实验方案实验现象结论
实验1探究草木灰的成分
①有气泡产生

②石灰水变浑浊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
实验2探究碳酸钾的性质向碳酸钾溶液中滴入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化学方程式为K2CO3+Ca(OH)2=CaCO3↓+2KOH
实验3探究实验2反应后上层清液中溶质的成份滴入澄清石灰水有沉淀生成上层清液中有两种溶质
KOH和K2CO3
[反思]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必须处理后再排放.请你对实验2反应后产生的废液处理提出可行的方法酸化处理至中性再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消耗空气中的部分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吸入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有人采用以下装置进行实验(如图).
(1)人吸气时,将活塞A打开(选填“打开”、“关闭”、下同),活塞B关闭,此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无变化.
(2)人呼气时,应将活塞A关闭,活塞B打开,此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锥形瓶(II)中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开始变浑浊.
(3)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的代谢产物的实验现象是锥形瓶(I)中无明显变化,锥形瓶(II)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现有氮气、熟石灰、盐酸、氢氧化钠等4种物质,用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填空:
(1)俗称烧碱的是NaOH.
(2)用于粉刷墙壁的石灰浆中含有的是Ca(OH)2
(3)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用于防腐的是N2
(4)可用于除铁锈的是,写出它与氧化铁反应的方程式6HCl+Fe2O3═2FeCl3+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