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操作 | 主要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及解释 | |
① | 连接好装置,关闭K1,打开K2 微热左侧双层试管 | A、C中均出现气泡 | 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
打开K1,关闭K2,停止加热 | A、B烧杯中的导管内均形成一段稳定的液柱 | ||
② | 在试管中加入两种膨松剂,打开K1,关闭K2,点燃酒精灯加热双层试管 | 内层试管中白色固体明显减少,A、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均有二氧化碳生成 |
③ | 关闭K1,打开K2(开关操作) | 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 有氨气生成 |
④ | 继续加热一段时间 | 外层试管中仍有固体 | NH4H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NH4HCO3$\frac{\underline{\;\;△\;\;}}{\;}$NH3↑+H2O+CO2↑ |
分析 根据装置内外出现压强差,证明气密性良好,也就是C中出现气泡进行分析;
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进行分析;
根据碳酸氢铵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根据碳酸氢钠完全分解后仍有固体碳酸钠,而碳酸氢铵完全分解后没有固体剩余进行分析.
解答 解:装置内外出现压强差,证明气密性良好,也就是C中出现气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碳酸氢铵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所以
实验操作 | 主要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及解释 | |
① | A、C中均出现气泡 | 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 |
打开K1,关闭K2,停止加热. | A、B烧杯中的导管内均形成一段稳定的液柱. | ||
② | 在试管中加入两种膨松剂,打开K1,关闭K2,点燃酒精灯加热双层试管; | 内层试管中白色固体明显减少,A、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均有二氧化碳生成. |
③ | 关闭K1,打开K2;(开关操作) | 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 有氨气生成. |
④ | 继续加热一段时间. | 外层试管中仍有固体. | NH4H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NH4HCO3$\frac{\underline{\;\;△\;\;}}{\;}$NH3↑+H2O+CO2↑ |
实验操作 | 主要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及解释 | |
① | A、C | ||
② | A、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
③ | 关闭K1,打开K2;(开关操作) | 有氨气生成. | |
④ | NH4HCO3$\frac{\underline{\;\;△\;\;}}{\;}$NH3↑+H2O+CO2↑ |
点评 根据实验的装置图及所提供资料的分析,正确理解实验的目的及出现现象的原因,对于解答此新知识的探究型问题是尤其重要的.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粒子结构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 |
B. | 该粒子核内有19个质子 | |
C. | 该粒子属于阳离子 | |
D. | 该微粒所属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蒙城牛肉 | B. | 涡阳苔干 | C. | 泾县香菜 | D. | 黄山烧饼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将该金属丝用砂纸打磨至光亮,加入到装有热水的试管中,并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试管口 | 有气泡不断冒出,气体燃烧,听见爆鸣声,火焰呈淡蓝色 | 生成的气体为_H2 (填化学式) |
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 溶液变成红色,冷却后红色褪去 | 反应生成了Mg(OH)2,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溶液显碱 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上述流程中氯元素化合价既有升高,又有降低 | |
B. | 过滤操作中需要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酒精灯 | |
C. | 洗涤KClO3晶体时用饱和KCl溶液比用饱和KClO3溶液效果更好 | |
D. | 上述流程中生成KClO3的反应是:2KCl+Ca(ClO3)2=2KClO3↓+CaCl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