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用“○”和“●”分别代表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这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以下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
B.在反应中,两种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2:3
C.符合该形式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是2H2O2$\frac{\underline{\;通电\;}}{\;}$2H2O+O2
D.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置换反应

分析 A、对比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根据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判断反应前后物质种类;
B、根据反应前后分子的构成,对比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原子个数解答;
C、根据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以及反应的条件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D、根据图示确定反应的类型;

解答 解:
根据图示可以看出,该反应的反应物是过氧化氢,生成物是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通电\;}}{\;}$2H2O+O2↑.
A、该反应中反应物是一种化合物,故错误;
B、在反应中,两种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2:1,故错误;
C、该反应的反应物是过氧化氢,生成物是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通电\;}}{\;}$2H2O+O2↑.故正确;
D、该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错误.
答案: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表示,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图示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
A点燃纯净的甲烷火焰呈蓝色甲烷能支持燃烧
B将铁丝和铜丝分别
放入稀盐酸中
铁丝表面有气泡产生,
铜丝表面无明显现象
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C将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硝酸铵溶解放热
D电解水正极端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
体积比负极端玻璃管中的大
水是由氢、氧两种
元素组成的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将燃着的镁带伸入盛有二氧化碳集气瓶中,镁带继续剧烈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Mg+C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C,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中镁发生了氧化反应
B.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
C.该反应说明了燃烧不一定都需要有氧气
D.镁着火时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亚铁离子3Fe2+; 
(2)两个五氧化二磷分子2P2O5
(3)过氧化氢中氢元素的化合价$\stackrel{+1}{H}$2O2
(4)碳酸根离子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为探究气体X的组成,某兴趣小组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固定装置未画出).
【实验装置】

【查阅资料】
(1)加热条件下,气体X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氮气.
(2)生石灰与气体X不反应,无水氯化钙可吸收气体X.
(3)本实验条件下,装置内空气中的水、二氧化碳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实验步骤】
(1)连接仪器,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2)准确称取2.40g氧化铜,装入A装置的玻璃管中,并在B、C、D中装入相应物质.
(3)测量并记录反应前的相关数据Ⅰ(见表).
(4)连接A、B、C装置,将气体X缓缓通入一段时间后,连接上D装置,再开始加热.(利用装置D中液面在反应前、后的刻度差,可测得生成的氮气的体积)
(5)当A装置中氧化铜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并继续通入气体X至玻璃管冷却.,再次测量并记录反应后的相关数据Ⅱ.
数据编号
测量项目
玻璃管(含药品)的质量/g54.4053.92
B装置(含药品)的质量/g104.00104.54
氮气的质量/g/0.28
【相关数据】
注:如表中氮气的质量是通过D装置收集的氮气体积,并通过氮气的密度计算得到.
【回答问题】
(1)B装置中氧化钙吸水的原理为CaO+H2O=Ca(OH)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中,A装置的玻璃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粉末由黑色逐渐变红.当观察到量气管内液面不再下降,说明氧化铜已完全反应.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气体X至玻璃管冷却的目的是防止灼热的铜被氧化.
(3)分析实验测量的数据,生成水的质量为0.54g,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为0.48g.
由此推知,气体X中没有(填“有”或“没有”或“可能有”)氧元素.
(4)气体X的化学式为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为了节约化石能源,改善环境和空气质量,工业上常用水蒸气与炽热的碳反应制取水煤气作气体燃料.某小组的学生对水煤气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猜想】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对“碳+水$\stackrel{高温}{→}$水煤气”反应的生成物质,进行如下假设:
①含二氧化碳气体.
②含有氢气.
③还可能含有CO气体.
【资料信息】
①C、CO、H2都均有可燃性和还原性(还原性--使金属氧化物失去氧元素变成单质金属).
②C、CO、H2它们都不能与澄清石灰水发生化学反应.
③白色无水CuSO4是一种白色固体用于干燥气体或检查是否有水的存在,遇水变成蓝色固体.
【实验过程】
(1)将水煤气通入导管后,观察到A处澄清石灰水没有变化,说明实验猜想①不成立.
(2)实验中可观察到C处由黑色变成光亮的红色,同时,D装置中的白色固体变成蓝色,说明实验猜想②成立.
(3)实验中还观察到E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水煤气中含有CO气体;E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4)根据实验(2)和(3)的实验结论,在装置F处可观察到产生蓝色火焰.
(5)写出制取水煤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H2O$\frac{\underline{\;高温\;}}{\;}$C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H2$→_{催化剂}^{高温}$C+4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化学课外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某甲同学用A装置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步骤如下:
如图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用砝码平衡,然后倾斜烧杯使硫酸铜溶液与铁钉接触,一段时间后再把烧杯放在天平上.
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②最后天平的指针(填序号)c(a.偏左 b.偏右 c.不偏转 d.无法预测).
(2)乙同学用B装置研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步骤如下:
如图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用砝码平衡,然后倾斜烧杯使盐酸与碳酸钠粉末接触,一段时间后再把烧杯放在天平上.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右.
①造成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的原因是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的装置不密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逸出,使左盘内质量减小.
②将本实验中的烧杯替换成带有气球的锥形瓶,如上图C所示,其他操作不变,最后天平仍不平衡.可见,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若利用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来设计实验,在装置设计方面应做装置密闭,体积不变.
(3)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D(填选项).
①元素种类 ②原子种类 ③原子数目 ④分子种类 ⑤分子数目 ⑥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⑥D、①②③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节能、环保、高效新材料的使用是上海世博会的亮点.
(1)世博园区内的“阳光谷”顶棚膜是国内首次采用具有自洁功能的聚四氟乙烯是利用化学原理人工合成的,其使用寿命可以超过100年.聚四氟乙烯碳素纤维属于合成材料 (填“合成材料”或“天然材料”)
(2)下列做法能体现世博会“低碳、环保”理念的是ABC.
A.用可降解“玉米塑料”代替传统塑料制作餐具
B.用回收的牛奶包装纸盒再生的材料制造休闲椅
C.多个展馆充分利用了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
(3)世博会已有千辆新能源汽车投入运行,其中部分公交车采用二甲醚(C2H6O)做燃料,二甲醚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6O+3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3H2O.
(4)在世博园区内分布着许多“直饮水”点,其“直饮水”主要生产流程为:自来水→活性炭→超滤膜分离→紫外线消毒→直饮水,其中活性炭起吸附作用;
(5)北京和天津是极度缺水城市,应提倡节约用水,请你写出一种节水措施用洗菜的水浇花(答案合理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