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根据如图的信息判断,下列关于铝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
B.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13
C.相对原子质量是 26.982 g
D.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 Al3+

分析 元素周期表一格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解答 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铝,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其圆圈内的数字是13,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3,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2,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D、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而形成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形成Al3+,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原理.
(1)工业上制取二氧化碳.
(2)天然气作燃料,具有燃烧效率高、污染小的优点.
(3)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炼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中但元素的化合价为+3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该反应中有两种氧化物D.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为17: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叙述关系的是(  )
A.
加热高锰酸钾固体至质量不再减轻
B.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持续加入食盐并不断搅拌
C.
向 pH=13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 pH=1 的盐酸
D.
生锈的铁钉与稀盐酸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蔗糖溶解的过程就是在水分子作用下,蔗糖分子均匀分散到水分子中的过程
B.溶液不一定是无色透明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C.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
D.室温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适量硝酸钾固体能形成硝酸钾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4.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氯化铜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B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
C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铁和澄清石灰水,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
D鉴别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各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图:

(1)亮亮要制取两瓶二氧化碳,他应选用的制取装置为A,(填编号,下同),检验所制气体是CO2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彤彤要制取氧气做铁丝燃烧实验,则应选用A或B作制取装置,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若用F装置收集O2,并保证氧气足够纯,在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之一是氧气从长管进入,并在短管处放一带火星的木条,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已满.
(2)实验室常将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加热,使其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H2O+2NH3↑,洋洋选用C装置收集氨气,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让他看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导管口没有气泡产生,且发现水很快被吸入试管内.便向该集气瓶内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这说明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
A.氢气B.天然气C.汽油D.煤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2.“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
(1)从宏观知微观.
①“碳府成员”--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物理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②“孪生兄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相差甚远,主要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2)从微观知宏观.
课堂上,老师给出了A、B、C、D四种粒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同学们畅所欲言,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下面列举了四名同学的观点:

①丙同学的观点不正确;
②上述微粒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的是A(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