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1)中国汉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孕育了中国的古老文明,也促进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灭”字是个会意字,它意味着灭火采用的原理是使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
(2)成语言简意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成语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请你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说明下列成语采用的灭火原理:
釜底抽薪:隔绝可燃物;
水火不容:使燃烧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下.

分析 根据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物质具有可燃性、与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我们只有使其中一个条件不成立就可达到灭火的目的.

解答 解:(1)“灭”就是使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到达灭火的目的.
故答案为:使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
(2)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知,灭火的方法有:撤走可燃物、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降低可燃物温度到着火点之下.“釜底抽薪”是由于隔离了可燃物,所以不能继续燃烧.“水火不容”是水可以使燃烧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
故答案为:隔绝可燃物;使燃烧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下.

点评 只要了解燃烧的条件,就可知道怎样去灭火.燃烧的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与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某课外小组从实验废液中回收银,再检验所得银粉的样品中是否含有铁粉.
(1)甲同学用简单的物理方法迅速证明了样品中含有铁粉,他的方法是:用磁铁吸引铁粉.
(2)乙同学很快拟定了进一步测定样品中银的质量分数的实验步骤:
A、取两药匙样品,加入过量稀盐酸
B、待充分反应后,取出不溶物
C、不溶物经洗涤、干燥后称量,记下其质量
①步骤B中如何判断已经充分反应?若溶液中不再产生气泡,则已充分反应.
②步骤B中主要操作的名称是过滤.
③根据乙同学的设计进行实验不能达到目的(填能或不能),原因是未称量样品的质量.
④写出加入盐酸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HCl=FeCl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小王最近一段时间,一到晚上就看不清东西,到医院检查后,医生不仅给他开了一些药物,还要求他加强营养.在下列食物中,宜选用(  )
A.豆类、糙米、谷物B.胡萝卜、水果、猪肝
C.肉、蛋、奶D.新鲜蔬菜、黄玉米、黄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五环”也能应用在化学中.如图所示,每个环代表一种物质(环内物质不能重复),两环相切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①空环中物质的化学式为H2SO4.(写出一种即可)
②环中物质两两反应,能生成白色沉淀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H2SO4═BaSO4↓+2H2O..
③写出环中物质碱和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Ba(OH)2═BaCO3↓+2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B.2NaOH+CuSO4═Na2SO4+Cu(OH)2
C.2Mg+O2$\frac{\underline{\;点燃\;}}{\;}$MgO2D.2C2H2+5O2$\frac{\underline{\;点燃\;}}{\;}$4C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如图化学反应的溶液颜色变化体现了“魔法世界,魅力化学”,请回答:
(1)溶液X是酸(填“酸”、“碱”、“盐”),
试剂A的名称是紫色石蕊试液.
(2)若X是稀盐酸,C是单质,则C的名称为铁.
(3)若X是稀硫酸,D是氧化物,则D的化学式为CuO.
(4)若X是稀盐酸,在工业生产中常用稀盐酸除去铁锈(主要成分为Fe2O3),
若表面有铁锈的铁钉放入过量的稀盐酸中,存在的反应有(用化学方程式表示)Fe2O3+6HCl═2FeCl3+3H2O、Fe+2HCl═FeCl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下面的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图1),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C
溶解度/g
020406080
KNO313.331.663.9110169
NaCl35.736.036.637.338.4
Ca(OH)20.1730.1650.1210.1160.094
(1)A是硝酸钾 的溶解度曲线.
(2)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来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需加水91 g.
(3)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想要得到纯净的硝酸钾的方法是降温结晶法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4)6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50g NaCl和KNO3的烧杯中,各加入100g的水,充分溶解后为饱和溶液的是NaCl溶液;将上述烧杯中剩余固体全部溶解,变为不饱和溶液,下列方法能实现的是C E(填序号).
A.升温  B.加入该溶质   C.加入适量水
D.降温  E.加入足量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5)如图2所示,烧杯A中是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向烧杯B中加入生石灰后,烧杯A中变浑浊,原因是生石灰与与水反应放热,使氢氧化钙溶解度减小而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生活中常用的铝、铁二种金属都是白色,能说明铝比铁活泼的是(  )
A.铁较铝硬B.铝有良好的导电性
C.和稀硫酸反应D.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钠有两种氧化物:氧化钠和过氧化钠(Na2O2).氧化钠能和水化合生成氢氧化钠(NaOH),过氧化钠和水也能生成氢氧化钠,还生成一种单质气体,此气体能供给呼吸,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了这种气体和碳酸钠.
(1)写出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O+H2O═2NaOH.
(2)写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H2O═4NaOH+O2↑.
(3)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