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x的名称是分液漏斗;
(2)装置C中的实验,瓶底水的作用是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3)对比装置D和C,可以得出关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4)某同学连接A、E、F进行实验,A中所加药品不同,F中所加药品相同.
①若实验时E中蜡烛熄灭,F中溶液变浑浊,则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E中蜡烛熄灭,说明A中产生的气体所具有的性质为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②若实验时E中蜡烛燃烧更旺,F中溶液变浑浊,则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③F中的溶液是石灰水.

分析 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的速度,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对比装置D和C,可以得出关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E中蜡烛熄灭,说明A中产生的气体所具有的性质为: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的大;若实验时E中蜡烛燃烧更旺,F中溶液变浑浊,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氧气,则A中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F中的溶液是石灰水,因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解答 解:(1)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的速度,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2)装置C中的实验,瓶底水的作用是: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故答案为: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3)对比装置D和C,可以得出关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答案为: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4)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若实验时E中蜡烛燃烧更旺,F中溶液变浑浊,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氧气,则A中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F中的溶液是石灰水,因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答案为:①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的大);②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③石灰水

点评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气体的性质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近日,网络上出现了“不锈钢水壶中的锰会让人智力低下”等传言.对此国家食品安全专家钟凯作了解答.“不锈钢材质中的锰含量与迁移量没有任何必然联系,合金状态下,金属的惰性会增强.”钟凯指出,食品接触材料的重金属迁移量是用强酸、强碱、有机溶剂等,在较高温度下长时间浸泡模拟出来的,如果这种状态下迁移量都没问题,日常使用根本不是问题.
“其实,人体本身就需要一些微量元素锰元素,而且对锰有一定耐受能力,几乎不会缺,也不会多.”钟凯解释.锰是人体中一些重要生物酶必不可少的元素,在骨骼健康、抗氧化、代谢调节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阅读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①不锈钢是纯净物  ②不锈钢属于合金  ③合金不能与强酸、强碱反应  ④合金比纯金属稳定  ⑤锰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⑥人体中缺乏铁、钙、锰等元素就会引发多种疾病,所以要多多摄入.
  A.①③⑥B.②③⑥C.②④⑤D.③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以粗盐(主要成分是NaCl,含有不溶性泥砂、可溶性的MgCl2、CaCl2等杂质)为原料,电解食盐水生产氢氧化钠的简要流程如下:

(1)步骤①除去不溶性杂质,其主要操作有溶解过滤、蒸发.
(2)步骤②除去可溶性杂质,写出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MgCl2+2NaOH=Mg(OH)2↓+2NaCl
(3)步骤②中选择的除杂试剂不能用KOH代替NaOH,理由是引入杂质,得到的产品不纯
(4)步骤④中制得的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要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稀硼酸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2016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十九届“中国水周”.我国纪念2016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过滤和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C.蒸馏或用活性炭吸附可使海水转化为淡水
D.电解水时负极和正极生成气体的质量比为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将锌粉加入到含有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
(1)若滤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请分析此滤渣的成分;
(2)若滤渣中含有两种金属,请分析此滤液的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小亮在实验室发现一瓶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其标签破损,从残余部分只能看出溶质质量分数为10%,具体是什么物质无法辨认.老师告诉他,这瓶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氯化钠、氢氧化钙或是碳酸钠中的一种.(1)小亮查阅氢氧化钙常温下的溶解度为0.18g后,认为该溶液不可能是氢氧化钙,理由是Ca(OH)2微溶于水,其溶液质量分数不可能为10%.
(2)小亮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试液变红色,该溶液不可能是NaCl溶液,理由是
NaCl溶液呈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3)为了进一步确定该溶液的成分,小亮继续进行下列实验.请一起参与,并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设计实验方案]方案甲:选择氯化钡溶液来确定该溶液的成份;
方案乙:选择稀硫酸来确定该溶液的成份.
[进行实验]你愿意选择方案甲(或乙)(选填“甲”或“乙”)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或稀硫酸)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或有气泡冒出)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CO3═BaCO3↓+2NaCl(或Na2CO3+H2SO4═Na2SO4+H2O+CO2↑)
(4)小亮经过反思,向同学们提出如下建议,你认为不合理的是C(填字母).
A、倾倒液体时应注意保护标签不被腐蚀
B、要有严谨的科学实验的态度
C、无法辨认的药品,直接倒掉,无需保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某学习小组取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3.3g,加热该混合物tmin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重复以上操作,依次称得4次加热后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数据如下:
反应时间t2t 3t 4t 5t 
剩余固体质量/g2.482.412.34a2.34
请仔细分析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a值为2.34,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质量为0.96g.
(2)该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铝箔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包装材料,放置久了,其白色光泽会变暗淡,故又称假银箔.
(1)某同学用放置很久的铝箔与 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在0~t1时间段内,铝箔表面看不到明显的气泡,原因是铝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阻止铝与稀盐酸反应.在t2~t3时间段产生气泡的速度逐渐放缓,直到反应停止时,铝箔还有大量剩余,其原因是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在反应中逐渐降低.
(2)为进一步测量铝箔中单质铝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取3.8克铝箔样品与100.0克稀盐酸充分反应,铝箔完全溶解后剩余溶液的总质量为103.4克.计算样品中单质铝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符号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NB.H2C.HgD.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