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1) | 分别用A、B、C三支试管取三种溶液各少量,然后再各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 | A中出现白色沉淀 B中有气泡生成 C中无明显现象 | A中的原溶液是氯化钡溶液 B中的原溶液是稀硫酸 C中的原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分析 | |
(2) | 取少量滤液①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得沉淀和滤液②,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 | 产生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部分消失 | 根据实验现象可知,滤液①中含有 Na2CO3 、Na2SO4(填写溶质的化学式) |
(3) | 取少量滤液②于试管中, 滴入足量酚酞 | 溶液变红 | 根据实验现象可知,滤液②中含有氢氧化钠 |
分析 本题能使同学们体会到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通过实验分析可知:分别用A、B、C三支试管取三种溶液各少量,然后再各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A中出现白色沉淀,B中有气泡生成,C中无明显现象,结论是:A中的原溶液是氯化钡溶液,B中的原溶液是稀硫酸,C中的原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实验二中,取少量滤液①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得沉淀和滤液②,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部分消失;根据实验现象可知,滤液①中含有Na2CO3 、Na2SO4;取少量滤液②于试管中,滴入足量酚酞,溶液变红,据实验现象可知,滤液②中含有氢氧化钠;同学们通过分析推理,得出结论:滤液①中共含有4种溶质,即Na2CO3 、Na2SO4、NaOH、NaCl;向滤液①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除净滤液中①的Na2CO3,防止对下一步结果产生影响.
解答 解:(1)通过实验分析可知:分别用A、B、C三支试管取三种溶液各少量,然后再各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A中出现白色沉淀,B中有气泡生成,C中无明显现象,结论是:A中的原溶液是氯化钡溶液,B中的原溶液是稀硫酸,C中的原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故答案为:出现白色沉淀;有气泡生成;
(2)实验二中,取少量滤液①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得沉淀和滤液②,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部分消失;根据实验现象可知,滤液①中含有Na2CO3 、Na2SO4;故答案为:Na2CO3 、Na2SO4;
(3)取少量滤液②于试管中,滴入足量酚酞,溶液变红,据实验现象可知,滤液②中含有氢氧化钠;故答案为:滴入足量酚酞;溶液变红;
(4)同学们通过分析推理,得出结论:滤液①中共含有4种溶质,即Na2CO3 、Na2SO4、NaOH、NaCl;故答案为:4;
(5)向滤液①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除净滤液中①的Na2CO3,防止对下一步结果产生影响;故答案为:除净滤液中①的Na2CO3,防止对下一步结果产生影响.
点评 本考点既考查了实验步骤的设计,又对实验进行了评价,综合性比较强.实验探究题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之一,它包括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实验结论和实验规律的探究等.本题通过实验资料和实验分析,得到了正确的结论,属于结论性探究.同学们要具体分析,综合掌握.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实验编号 | 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 (均取10mL) | 二氧化锰粉末 的质量 | 氧气的体积(mL) (均收集5秒钟) |
a | 5% | 0.2g | 65.8 |
b | 5% | 0.8g | 85.7 |
c | 5% | 1.0g | 85.7 |
d | 10% | 0.2g | 121.9 |
e | 10% | 0.8g | 171.5 |
f | 10% | 1.0g | 171.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H2 | B. | H2CO3 | C. | KOH | D. | CH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黄铜(Cu-Zn合金)的硬度比铜的硬度小 | |
B. | 铁生锈后生成的铁锈能阻止铁继续被锈蚀 | |
C. | 将铁、铜与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一定只含铜 | |
D. | 4Na+TiCl4(熔融)$\frac{\underline{\;高温\;}}{\;}$4NaCl+Ti,属于置换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