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如图1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与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试管;
(2)写出一个用C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你选择收集氧气的方法是D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3)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收集)的主要步骤有:①装入药品  ②检查气密性  ③收集气体  ④加热  ⑤停止加热  ⑥取出导气管,正确的操作顺序为D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①③④⑥⑤C.②①④③⑤⑥D.②①④③⑥⑤
(4)如果用过氧化氢制氧气,可用装置B做发生装置,为了能方便地添加双氧水,应增加的一种仪器是长颈漏斗写出其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5)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的电石与水反应制取不溶于水的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的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发生装置炸裂.
你认为图2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A,如果用右图装置收集乙炔,气体应从b(填“a”或“b”)进入.

分析 (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
(2)根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进行分析;
(3)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正确操作步骤进行分析;
(4)根据长颈漏斗可以随时添加液体,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进行分析;
(5)根据实验室制取乙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的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发生装置炸裂,乙炔密度比水小进行分析.

解答 解:(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可知,①是试管;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所以选择收集氧气的方法是D,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需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装药,加热制取氧气,实验结束先撤导管,后熄灭酒精灯,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②①④③⑥⑤,故选:D;
(4)长颈漏斗可以随时添加液体,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5)实验室制取乙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的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发生装置炸裂,乙炔密度比水小,所以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A,如果用右图装置收集乙炔,气体应从b进入.
故答案为:(1)试管;
(2)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D,不易溶于水;
(3)D;
(4)长颈漏斗,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5)A,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碳是一种常见的元素,目前发现的物质中99%以上含有碳元素.(1)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性质.
①古代字画能长期保存,重要的材料规定用碳素墨水书写,都是由于单质碳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
②口罩中填充活性炭是利用其吸附性,以减少污染的吸入.
(2)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进行了碳还原性性质的验证,对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①该实验的现象是黑色固体变为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②该实验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O$\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
③该实验结束时先撤导管后灭酒精灯的目的是防止石灰水倒吸入试管,引起试管炸裂.
(3)学完《化学式和化合价》,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①C60中“60”的含义是一个C60中含有60个碳原子.
②二硫化碳(CS2)与CO2有很多相似之处,等质量的CS2和CO2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比为11:19.
(4)焦炭可以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中还原出来,已知赤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2O3,现有100g含Fe2O380%的赤铁矿,用焦炭还原该赤铁矿石最多得到铁的质量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冬季寒冷特别适于饮用红枣茶,茶中的环磷酸腺苷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强心肌收缩力、抗癌等功效.环磷酸腺苷化学式为C10H12N5O6P,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环磷酸腺苷由碳、氮、氢、氧、磷五种元素组成
B.环磷酸腺苷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环磷酸腺苷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0:1:8
D.一个环磷酸腺苷分子由34个原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8.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装有稀盐酸的烧杯(盐酸足量)使天平保持平衡.在左边烧杯中加入5g碳酸钙,使其充分反应.应向右边烧杯中投入多少克镁粉,充分反应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已知:Mg+2HCl=MgCl 2+H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某同学梳理归纳以下知识:
①有发热、发光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
②火力发电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③燃料燃烧、碳和二氧化碳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④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少,说明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
⑤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⑥化学科学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必须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个B.2个C.3个D.4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如图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得电子
B.钠离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C.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89
D.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合理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某同学对蜡烛的燃烧进行探究:

①点燃一支蜡烛,用一只烧杯倒扣在燃着的蜡烛上,蜡烛燃烧片刻后熄灭.,如实验一.
②再点燃蜡烛,然后吹灭,看到烛芯产生一缕白烟,用火柴点燃白烟,蜡烛重新被引燃,如实验二.
③将粗细均匀的木条水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上,稍加热后观察木条燃烧现象,如实验三.
(1)操作①中,蜡烛能燃烧片刻的原因是烧杯中有氧气.
(2)如实验二所示,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分别是外焰、内焰和焰心,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上约 1s 后取出,可以看到a(填字母)处的火柴梗最先炭化.结论: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
(3)操作②中,关于白烟的成分,有同学做出了下列猜想:A.白烟是水蒸气;B.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C.白烟是二氧化碳.你认为上述猜想有道理的是B(填序号),理由是白烟具有可燃性.
(4)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是水和二氧化碳.
(5)该同学在做实验一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C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仪器不能用作反应器的是(  )
A.烧杯B.锥形瓶C.量筒D.试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