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碳在地壳中的含量不高,但它的化合物数列众多,而且分布极广.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图①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
 
,(填“活泼”或“不活泼”).
(2)图②、③、④对应三种碳单质:图②单质的名称是
 
,图③单质的名称是
 
,图④单质的化学式是
 

(3)由碳和氯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中碳为+4价,氯为-1价,其化学式为
 
考点: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1)从碳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既不容易失电子,也不容易得电子,所以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去分析;
(2)由图②、③、④对应三种碳单质的原子构成可以看出:图②单质的名称是金刚石,图③单质的名称是石墨,图④单质的化学式是C60去分析;
(3)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时注意:正价在前,负价在后,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以确定一个化合物的分子中含有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氯原子构成去分析.
解答:解:(1)由碳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既不容易失电子,也不容易得电子,所以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故答案为:4         不活泼;
(2)由图②、③、④对应三种碳单质的原子构成可以看出:图②单质的名称是金刚石,图③单质的名称是石墨,图④单质的化学式是C60
故答案为:金刚石      石墨    C60; 
(3)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时注意:正价在前,负价在后,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以确定一个化合物的分子中含有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氯原子构成.故由碳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化学式为:CCl4;故答案为:CCl4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微观构成以及与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化学式的写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倾倒液体
C、
闻气体气味
D、
加热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现代社会各种资源得到了不断开发和利用,合理安全利用资源很重要.下列物质中①冰水混合物,②石油,③天然气,④氢气,⑤乙醇,⑥铁水,⑦密封容器内3g木炭与6g氧气在高温条件下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请用序号填空).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属于最清洁燃料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气体的实验室制法进行了探究.
(1)小明同学选用如图所示的部分装置制取氧气.
①制取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其反应类型为
 

②实验前小明同学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水,然后将导气管放入水槽中,并打开漏斗的活塞,观察导气管口是否有连续的气泡出现.该实验操作的目的是
 

(2)小红同学通过互联网得知,CuSO4溶液、动物某些脏器中含有的物质等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动物脏器中含有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过氧化氢酶是
 
剂.
实验证明,在过氧化氢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能显著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CuSO4溶液主要含有三种粒子( H2O、Cu2+、SO42-),为进一步探究CuSO4溶液中哪种粒子能起催化剂作用,小红同学作了以下分析和设计.
①小红同学认为最不可能的是H2O,她的理由是
 

②要说明另外两种粒子是否起到催化作用,小红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完成了这次探究活动.
实   验   步   骤实验现象结    论
a、取一支试管加入5mL5%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2~3滴稀硫酸(含有H2O、H+、SO42-溶液几乎没有气泡放出
实验证明,起催化作用的是
 
b、另取一支试管加入5mL5%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2~3滴
 
溶液
溶液中有大量气泡放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硫酸和盐酸既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它们有相似之处,在有些实验中可相互替代;又有不同之处,有的实验若随意替代,则实验可能不成功.
(1)将一包由氢氧化铜、氧化铜和锌粒组成的混合物,投入过量的稀硫酸中(此实验中稀硫酸可用稀盐酸替代),充分反应后,发现有少量红色的不溶物.上述反应过程中,共发生了
 
个化学反应.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锥形瓶中的水加热至沸腾时,打开盛液体A的分液漏斗开关.左边锥形瓶中水停止沸腾.停止加热后,打开盛液体B的分液漏斗开关,震荡右边锥形瓶.则左边锥形瓶中的水又沸腾.据此推断:锥形瓶中的固体可能是
 
,液体A可能是
 
,液体B可能是
 
.液体B在锥形瓶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物质的溶解度资料如表.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的流程如图1.根据溶解度资料与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A的溶解度
温度/℃2030405060
溶解度/g37.241.445.850.455.2

(1)在图2中画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2)25℃时,A物质的溶解度约为
 
g;溶液①--⑤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填写编号).溶液③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3)溶液⑤继续降温至30℃,可析出A物质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用100g19.6%的稀硫酸和锌粒(部分已被氧化)制取氢气,实验后测得恰好完全反应并且制得0.3g氢气,则被氧化的锌的质量是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制取氧气,并回收提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流程如图1.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述流程中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步骤Ⅱ中加适量水的目的
 
(填标号).
A.提高实验效率   B.保证固体1全部溶解   C.加快固体溶解速度   D.减少固体2的损失
(3)步骤Ⅳ中的操作n应选择如图2中
 
(填“甲”或“乙”)装置,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4)实验结束后,称得回收到的二氧化锰的质量比原来氯酸钾中的大,可能的原因有
 
(写一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