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学习完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后,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将稀盐酸分别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中,如图所示
(1)请你写出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然后同学们将A、B试管同时倒入C废液缸中发现溶液中产生气泡,同学们对此现象产生了兴趣,于是大家决定对C废液缸中的成分进一步探究.(提示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2)【提出问题】:C废液缸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童童同学猜想:NaCl 婷婷同学猜想:NaCl Na2CO3
小宇同学猜想:NaCl Na2CO3 HCl
【交流与评价】:上述猜想中同学是错误的,请你说出理由 .
(3)【实验探究】:童童同学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取C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于是得出结论自己猜想正确,请你评价她的结论 .
最后,经过同学们的进一步实验得出童童的猜想是错误的,同时确定了C废液缸中溶质的成分,根据C中溶质的成分,请你确定C中含有的粒子是(填符号).
【答案】
(1)Na2CO3+2HCl=2NaCl+H2O+CO2↑
(2)小宇;在溶液中碳酸钠与氯化氢能反应不能共存或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能反应不能共存
(3)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溶液不显碱性,但可以显酸性或中性,不能确定氯化氢(或稀盐酸)是否存在所以童童同学猜想不正确;Na+、H+、Cl﹣、H2O
【归纳总结】通过上述探究活动,我们在确定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要考虑溶于水的生成物外还要考虑 ?????? .
溶于水剩余的反应物
【解析】解: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交流与评价】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小宇同学是错误的,理由是:在溶液中碳酸钠与氯化氢能反应不能共存或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能反应不能共存;
【实验探究】酚酞遇碱变红色,所以取C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童童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
中性、酸性的溶液都不能使酚酞变色,已经知道童童同学的猜想错误,所以C中溶质的成分是氯化钠和氯化氢,C中含有的粒子是Na+、H+、Cl﹣、H2O;
【归纳总结】在确定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要考虑溶于水的生成物外还要考虑溶于水剩余的反应物.
所以答案是:(1)Na2CO3+2HCl=2NaCl+H2O+CO2↑;(2)小宇同学;(3)在溶液中碳酸钠与氯化氢能反应不能共存或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能反应不能共存;(4)不正确,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溶液不显碱性,但可以显酸性或中性,不能确定氯化氢(或稀盐酸)是否存在所以童童同学猜想不正确.(或不正确,若C中溶质为NaCl和HCl,溶液显酸性,加入无色酚酞溶液也不变色,所以童童同学猜想不正确.或不正确,两试管倒入C中后,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后盐酸过量,溶液显酸性,加入无色酚酞溶液也不变色,所以童童同学猜想不正确.);(5)Na+、H+、Cl﹣、H2O;(6)溶于水剩余的反应物.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注意:a、配平 b、条件 c、箭号.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
(1)将浑浊的河水用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其中小卵石、石英砂的作用是 , 用此装置净化后得到的水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用自来水洗衣服时,肥皂不易起泡沫且产生浮渣,说明该自来水是(填“硬水”或“软水”).
(3)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剂除氯气以外,还可用一氯胺(NH2Cl)、二氧化氯等物质,其中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溶液的总质量减小的是( )
A. 铁和稀盐酸混合
B. 碳酸氢钠溶液和稀硫酸混合
C. 氧化铁固体粉末加入稀盐酸中
D. 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固体氧化镁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
C.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结合教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食醋中溶质的化学式;
(2)图2浓硫酸使纸变黑的原因是浓硫酸具有能夺取纸张中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
(3)图3树木上涂刷含有硫磺粉石灰浆的目的是保护树木,
(4)图4将水加入浓硫酸中立即观察到气球的现象① , 浓硫酸溶于水放出
大量热,使瓶内②大于外界大气压,在压强差作用下产生此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