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火星大气中含有一种称为硫化羰(羰音tāng)的物质,其化学式为COS。已知硫化羰与二氧化碳的结构相似,但能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下列有关硫化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硫化羰是氧化物 B. 硫化羰可作为理想燃料

C. 硫化羰可用作灭火剂 D. 硫化羰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两种氧化物

D 【解析】 A、硫化羰由三种元素组成,而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所以硫化羰不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 B、由于燃烧后又二氧化硫这种有毒的气体,所以硫化羰不可作为理想燃料,故B错误; C、据题中描述硫化羰“能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可知,硫化羰具有可燃性,所以不能用作灭火剂.故C错误; D、根据燃烧规律: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含硫元素物质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4.1 爱护水资源 题型:单选题

(题文)陆地水是人们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而人类较易利用的只占淡水总储量的0.3%,它主要包括(  )

A. 江河水、湖泊水、冰川 B. 大气水、江河水、湖泊水

C. 江河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D. 湖泊水、冰川水、地下水

C 【解析】 地球上的水资源,从广义来说是指水圈内水量的总体积。 海水是咸水,不能直接饮用,所以通常所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如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地下水和冰川等。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只占地球上水体总量2.53%左右,其中近70%是固体冰川,即分布在两极地区和中、低纬度地区的高山冰川,还很难加以利用。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二、三单元的综合测试阶段过关检测题(一) 题型:单选题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 A 、验满氧气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氧气集满,图中木条已经插入集气瓶,即使复燃,也不能证明氧气已满,图中操作错误;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操作错误;C、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要超过试管体积的1/3,加热时,应使试管倾斜并与桌面成45°左右,并不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化学九年级2.2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A. 架在高处的电线,夏季比冬季长,是因为原子的体积热胀冷缩

B. 花开时节,满园飘香,是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

C. 水受热,水分子运动加快

D. 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A 【解析】 试题A.架在高处的电线,夏季比冬季长,是因为温度高原子的间隔大而温度降低原子的间隔减小,但原子的体积不会改变; B.花开时节,满园飘香,是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正确; C.温度升高,分子的能量增大则分子运动加快,故水受热,水分子运动加快,正确; 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水分子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氢分子和氧分子,故水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湘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4.2碳及其化合物同步测试卷 题型:简答题

化学让生活丰富多彩.

(1)外卖冰激凌中常放入少量干冰,干冰的化学式是 ________ .干冰使冰激凌不易融化的原因是________ ;

(2)向客厅的鱼缸里加入少量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会缓慢产生氧气,从而增加水中的溶氧量,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2个氧原子的化学符号为________ ,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用化学用语表示为________

CO2;干冰升华会吸热,周围温度降低;2H2O2═2H2O+O2↑;2O; 【解析】 (1)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干冰易升华吸热,温度降低,故可以防止冰激凌融化; (2)过氧化氢缓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O2↑;原子直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若要表示多个原子时,直接在元素符号的前面加上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故2个氧原子表示为2O; 水中氧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湘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4.2碳及其化合物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大针筒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据此,你认为该同学应该

A. 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

B. 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

C. 继续用大针筒向澄清石灰水压入空气

D. 撤去大针筒,用嘴向澄清石灰水吹气

C 【解析】 试题空气中氧气含量为0.3%,极少。含量少,无变化可能是无气体或者反应现象不明显,即无法判断,A、B错误;C、继续通过空气以增加二氧化碳的量,获得更明显的现象,正确;D、测量的就不是空气而是呼出的气体了,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测试:2.1《空气的成分》 题型:填空题

人呼吸时,吸入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所以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越来越少,二氧化碳的含量会越来越多(_____)

错 【解析】 空气中氧可供动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不断消耗,但植物可将空气中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氧气,故叙述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测试:2.3《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 题型:单选题

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粒子是( )。

A. 质子和中子 B. 质子和电子 C. 中子和电子 D. 电子

A 【解析】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所以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粒子是质子和中子;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永州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为硫酸性质的知识归纳,下列表达不正确的是(  )

A. 若盐为BaCl2的溶液,则反应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B. 若碱为NaOH的溶液,可以在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证明两者发生了中和反应

C. 若金属氧化物为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可以利用硫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的这一性质,除去铁锈

D. 若金属为Mg和Zn,将质量相等且过量的两种金属与一定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Mg产生的H2多

D 【解析】 A、氯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故A正确;B、氢氧化钠能使酚酞变红色,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所以碱为NaOH的溶液,可以在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证明两者发生了中和反应,故B正确;C、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可以利用硫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的这一性质,除去铁锈,故C正确;D、金属为Mg和Zn,将质量相等且过量的两种金属与一定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硫酸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