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
A.NH3B.KNO3C.NO2D.N2

分析 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各选项中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 解:A、氢元素显+1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1)×3=0,则x=-3价.
B、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y,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y+(-2)×3=0,则y=+5价.
C、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z,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z+(-2)×2=0,则z=+4价.
D、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N2属于单质,故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
故氮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B.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小红学习了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后,对教材中“元素周期表也可以竖着(按族)读,每一竖列中元素的化学性质都很相似”这个说法产生了兴趣,她和同学们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查阅元素周期表后发现钙元素和镁元素同在一个竖列里,她已经知道氢氧化钙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她通过实验来探究不溶性的氢氧化镁是否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将适量氢氧化镁分别加入到盛有冷水和热水的烧杯中,搅拌并分别向两烧杯中滴加酚酞试液,发现盛冷水的烧杯中酚酞试液没有变红,盛热水的烧杯中酚酞试液变红,但放置后红色又消失了.盛热水的烧杯中酚酞试液变红、放置后红色又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作出猜想】甲同学认为可能是放入热水中的固体氢氧化镁使酚酞试液变红,氢氧化镁沉降后溶液就变无色了.小红则认为可能是在热水中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大,溶液中OH-离子较多,使酚酞试液变红;过一会儿温度降低,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减小,溶液中OH-离子变少,酚酞试液又变无色.
【讨论交流】(1)小红认为甲同学的猜想不正确,请你阐述固体氢氧化镁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的原因:固体氢氧化镁中没有自由移动的OH-离子,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乙同学认为上述酚酞试液变红、放置后红色又消失的现象还可能是由其他因素引起的.
【实验验证】(2)①乙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请写出他的设计目的:
实验步骤设计目的
将氢氧化镁加入到热水中搅拌,滴入酚酞试液,并在上方滴一些植物油 证明隔绝空气证明红色消失与氧气和二氧化碳无关.
②小红设计了下列对比实验方案证明自己的猜想,请将其方案补充完整:
实验方法及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结论
取A、B两支试管,都加入等质量的Mg(OH)2和等质量的热水,振荡,各滴入数滴无色酚酞.对A试管的操作及可观察到的现象温度保持不变;红色没褪去;红色消失与氢氧化镁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有关
对B试管的操作及可观察到的现象自然冷却;红色褪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若取相同质量的铝、镁、锌和铁四种金属中任意三种分别跟盐酸反应,情况如图所示,依图回答:图中的曲线说明三种金属的质量(每种金属的质量为m克)和盐酸溶质的质量(n 克)之间的关系是    或    .(用不等式表示)
A.65n/73≤m  或56n/73≤mB.65n/73≤m  或56n/73≤m
C.65n/73≤m  或56n/73≥mD.65n/73≥m  或56n/73≥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4)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能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空气成分按体积计,氧气约占(  )
A.78%B.21%C.50%D.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甲的溶解度>乙的溶解度(填“>”、“<”或“=”);
(2)t2℃时,向50克水中加入50g乙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75g; 
(3)t1℃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甲=乙>丙(填“>”、“<”或“=”);
(4)若固体乙中含有少量的甲,可用蒸发结晶方法提纯乙(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5)t2℃等质量的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有关分子、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氮分子是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B.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C.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B.火药爆炸C.海水晒盐D.潮湿的衣服变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得一项重大突破,对社会发展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合成氨的工艺流程图如图:
(1)合成氨需要的氮气来自空气,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
(2)制取氢气的反应过程为:C+H2O$\frac{\underline{\;高温\;}}{\;}$CO+H2,CO+H2O$\frac{\underline{\;高温\;}}{\;}$CO2+H2.上述两个化学方程式中都表现氧化性的物质是H2O(填化学式).
(3)该工艺流程图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N2、H2
(4)写出N2、H2反应生成NH3的化学方程式3H2+N2$\frac{\underline{\;\;催化剂\;\;}}{高温高压}$2NH3
(5)将沸点不同的气体分离开来,常采用液化分离法.如,控制温度在-183℃时,可将空气中N2与O2分离.根据如表中物质的沸点判断,要将产物NH3与N2、H2分离开来,最适宜的温度应该控制在-33.35℃.
物质H2N2O2NH3
沸点-252℃-195.8℃-183℃-33.3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