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实验室用块状大理石和5%的稀盐酸反应制取,观察不到气泡产生时,发现固体还有剩余,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进行探究(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

(提出问题)不再产生气泡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盐酸已经完全反应

猜想二:剩余固体中无碳酸钙

猜想三:生成物或杂质附着在大理石表面,阻碍反应继续进行

(实验探究一)反应后溶液中是否有盐酸。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取上述反应后的清液,测溶液pH

测得溶液

说明溶液显_____性,由此得出猜想一不成立的结论。

(质疑)有同学认为此结论不够严谨,还应考虑生成物对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影响。

(补充实验)

①取干净的烧杯,另配制_____溶液,测得溶液

②取洁净的试管,加入适量水和紫色石蕊溶液,持续通入,发现溶液变为_____色。

③另取洁净的试管,加入适量水,持续通入至饱和,测得溶液

以上三个补充实验中,能对质疑作出合理解释的是_____(填实验编号),由此可知,探究一种生成物不会使溶液的_____,猜想一不成立,反应后的溶液中有盐酸。

(实验探究二)剩余固体中是否有碳酸钙。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先振荡反应容器,使剩余固体和液体充分接触

仍无气泡产生

结论:假设_____不成立。

再向容器中滴加少量5%的稀盐酸

又有气泡产生,到不再产生气泡时,仍有固体剩余

综合探究实验一与探究实验二,可得出影响反应能否进行的因素之一是_____

【答案】 氯化钙或 ①③ 酸碱度受到影响 反应物的浓度大小

【解析】

[实验探究一]由于溶液pH=3,所以溶液呈酸性;故填:酸。

[补充实验]①为了验证溶液的pH=3,不是由于生成的氯化钙造成的,取干净的烧杯,另配制氯化钙溶液,测得溶液pH=7;故填:氯化钙或

②取洁净的试管,加入适量水和紫色石蕊溶液,持续通入CO2,发现溶液变为红色;故填:红。

以上三个补充实验中,能对质疑作出合理解释的是①和③;由此可知,探究一种生成物不会使溶液的酸碱度受到影响,猜想一不成立,反应后的溶液中有盐酸;故填:①③;酸碱度受到影响。

[实验探究二]

再向容器中滴加少量5%的稀盐酸,又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不再产生气泡,仍有固体剩余,可知仍然有碳酸钙固体剩余,可得出猜想二不成立。故填:二

综合探究实验一与探究实验二,可得出影响反应能否进行的因素之一是:反应物的浓度大小。故填:反应物的浓度大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正确选择实验仪器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

1)图中常用于反应容器,且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__(填编号,下同)

2)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可以选择仪器_______________,使用该仪器时正确的读数方法是________,某同学在量8mL水时,俯视读数,则该同学实际量得水的体积_____________8mL(填“=”);

3)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可以选择仪器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课堂上,老师和同学们探究了二氧化碳的性质。请回答问题。

(学习情景)打开汽水瓶盖时,有气泡冒出。同学们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如图),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实验后,老师要求同学们将试管中的浑浊物再次变得澄清,你认为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一)汽水中为什么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呢?

(作出猜想)汽水中溶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进行实验)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体积的水、立即拧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得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的洁论。

(提出问题二)二氧化溶于水的过程中是否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作出猜想)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其它物质。

(实验方案)取三朵用紫色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完成下列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论

步骤一:将第一朵纸花喷上稀醋酸

现象:紫色纸花变红

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步骤二:将第二朵纸花直接放在盛滿二化碳的集气瓶中。

现象:紫色纸花没有变红

步骤三:将第三朵纸花喷

上水后,再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现象: _________

步骤四:将步骤三集气瓶

中的纸花取出,用吹风机烘干

现象: _________

结论: ________

(实验总结)汽水为混合物,至少含有以下三种物质: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中分别用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氯酸钾制取比较纯净的氧气。请你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1)结合图1所提供装置完成下列表格。

反应物填写内容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气体制取装置组合(填序号)

过氧化氢(二氧化锰)

例:过氧化氢水+氧气_

____

高锰酸钾

__________________

____

氯酸钾(二氧化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图1回答问题:

①写出甲、乙所指仪器名称:甲_____;乙_______

②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装置与其他两种方法的装置相比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_ (写出两条);

③若用图2装置收集一瓶氧气,气体应从______ (填“a”或“b”)端进入集气瓶。

(3)小柯为了研究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浓度是否有差异,做了如下实验: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分别用两种方法各收集三瓶氧气,并使用传感器测定收集到的氧气浓度,数据见表。

①小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以能使放置在集气瓶瓶口的带火星木条复燃为氧气集满的标准;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以观察到______为氧气集满的标准。

②以上两种方法中,______法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净。

③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浓度只有80%左右的原因有_____

A.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

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产生氧气的浓度只有80%左右

C.当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时,集气瓶内还有空气

D.当氧气进入集气瓶时,瓶内空气与进入的氧气相互扩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是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问题。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0

I.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_____

II.除去中少量的,步骤是:加水溶解,蒸发浓缩,_____,过滤,洗涤,干燥。

III.50℃时,将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加热蒸发10g水后,再恢复到50℃,剩余溶液的质量:溶液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溶液。

IV.时,按图示操作:

A中溶液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C中溶液的总质量是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9年是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某拓展小组模仿门捷列夫用扑克牌寻找元素规律的方法,对部分元素进行排列,位置如图所示。

1)根据规律,图中钠元素扑克牌应放入的位置是_____(填序号)。

2)拓展小组用同样方法将其它元素排入相应的位置,并从表中选出几种元素,与钠元素组成了一种能和稀硫酸反应的盐。请写出该盐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干燥CO2B. 收集O2

C. 验证CO2性质D. 监控气体流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实验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A实验中集气瓶内预先装少量水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B实验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C实验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取氯化钠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制取氧气,可供选择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若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氧气,可选用A装置,其中的玻璃仪器有____(填一种)。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

2)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

3)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发生装置应该选用________,该装置有一处不足,请改正:_____________。制取气体时,组装好仪器后,应先______________,再添加药品;要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应该选用装置_________,若用该装置收集的氧气也不纯,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4)某同学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加热到发红后,伸进一瓶氧气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进一步证明木炭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方法是_________

5)若收集一瓶氧气,供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使用,最好选用气体的收集装置中的_____(填装置序号),理由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