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为鉴别分别盛有氧气、二氧化碳、空气的三瓶气体,应选用的最佳方法是(  )
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
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分析 区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要求根据三种气体性质差别,所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达到鉴别气体的目的.

解答 解: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氧气、空气、二氧化碳均不能产生明显现象,不能将它们鉴别开来.故错误;
B、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的为空气或氧气.无法区别三种气体.故错误;
C、分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气体中只能验证出氧气,其它不能鉴别;故错误;
D、将燃烧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燃烧无明显变化的气体为空气;木条燃烧更旺的气体为氧气;木条熄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气体;该方法能将它们鉴别开来.故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检验,利用所要鉴别物质的性质差别,设计实验,实验中出现明显的现象差异,达到鉴别物质的目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是探究物质漂白性(使有色物质褪色)的实验.已知氯气(Cl2)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氯气可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次氯酸).
回答下列问题:
(1)①氯气(Cl2)有刺激性气味属于物理 性质;(填“物理”或“化学”,下同);
②氯气可与水反应属于化学性质.
③在HClO(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2)闻氯气时,在操作上应注意什么问题?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氯气的气味.(或用手在容器口轻轻扇动,让极少量气体飘进鼻孔)
(3)图中实验的现象为B中布条褪色,而A中布条不褪色,由此可推测具有漂白性的物质可能是盐酸或次氯酸.
(4)C处是用NaOH溶液吸收Cl2的装置,其目的是防止氯气排放到空气中,造成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2013年12月15日,嫦娥三号成功与玉兔号月球车互拍,五星红旗亮相月面.嫦娥三号任务成功实施,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探测技术的国家.
①玉兔号月球车上使用的是核能电池,使用中能量的转化为:核能转化为电能.
②发射“嫦娥三号”的长三甲火箭燃料是偏二甲肼(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2N2O4═3N2+2CO2+4H2O,则X的化学式为D.A.H2 B.CH4 C.C2H8N     D.C2H8N2
③月球上有丰富的He-3,它是核聚变反应堆理想的燃料,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 1,He-3与He-4(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2)的元素种类相同(填“相同”或“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为测定空气的成分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
(1)将燃烧匙中过量的红磷点燃后迅速放集气瓶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红磷燃烧发出黄光,冒出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2)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3)实验后的剩余气体主要是N2(填化学式).该气体不支持(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
(4)已知:在点燃的条件下,镁+氧气→氧化镁(固体),镁+氮气→氮化镁(固体).根据上述反应,能否用镁代替磷测定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分数?不能(填“能”或“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在一个密闭容器里盛有4.5g碳和8g氧气,在高温条件下,让其充分反应,最终得到的二氧化碳气体质量是(  )
A.12.5gB.11gC.5.5gD.7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各物质的变化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水$\stackrel{通电}{→}$氢气+氧气B.碳+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碳
C.铝+氧气$\stackrel{点燃}{→}$氧化铝D.乙炔+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碳+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1)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长期饮用硬水可能引起结石.区分硬水和软水时,可加入①(填序号),根据产生泡沫的多少来区分.
①肥皂水②活性炭③食盐水
(2)生活中可以通过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在实验室中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主要是物理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这一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过程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