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导电性最好的金属______;
(2)碳酸钠______;
(3)2个铁离子______;
(4)m个氮分子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填空。
(1)空气属于____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X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其分子式为____。
(2)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冷水吸收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生成偏磷酸 (HPO3),偏磷酸中磷元素显_______价。
(3)每个水分子是由_______构成的:水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写出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生活中可以用_______区分软水和硬水。
(4)中山铁桥有着百年历史,而铁桥铆合处现在还簇新如初,说明百年来没有水和____。进入其中而造成锈蚀,我国生产和使用铁器历史悠久,请写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全世界每年因生锈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四分之一,请你写出一种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___。 (任填一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上有一种能将做观粒子数目与宏观物质质量联系起来的量,叫物质的量,共单位是摩尔。1摩尔任何物质中含有构成它的微粒个数都是6.02×1023个,1摩尔任何物质的质量是以克为单位,数值上都等于该物质的化学式量即分子或原子的相对质量例如:1摩尔水中的水分子个数为6.02×1023个,1摩尔水的质量为18g。
(1)1摩尔水中氢原子数目是______个。
(2)1摩尔水中氧元素质量为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化学符号或示意图填空:
两个氢原子______;
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
硫酸根离子______;
氧化铁______;
氯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铜绿[Cu2(OH)2CO3]受热分解后,除生成CO2和水蒸气外,试管中还有一些黑色粉末状固体。他们通过实验探究,分析黑色粉末的组成。
(1)提出问题:黑色固体是什么?
(2)猜想与假设:甲认为可能是炭粉(一种碳的单质);乙认为可能是________;
丙认为可能是炭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三位同学中有一位的假设因为不合理,被另两位同学予以否定,请问是哪一位不合理_____?不合理的原因是______。
(3)查阅资料:氧化铜和炭粉均为黑色固体,其中氧化铜可与稀酸反应而溶解,溶液呈蓝色。炭粉不与稀酸反应,也不溶于稀酸。
(4)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另外两位同学的假设。
向试管中的黑色固体滴加足量的_______溶液,待充分反应后,观察固体的溶解情况和所得溶液的颜色。
(5)现象和结论:
若现象为_____,则_____同学猜想正确;
若现象为_____,则______同学假设成立。
(6)若乙的猜想正确,请写出铜绿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B、C、D都是氧化物,E、F、G都是金属单质,A和G均为红色,他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_。
(2)B的一种用途是______。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E、F、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
(5)写出一个符合题中要求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反应,既不属于分解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C+O2CO2
B. C12+2 NaOH=NaClO+NaCl+H2O
C. 2HgO2Hg+O2↑
D. CuSO4+5H2O=CuSO45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制作“叶脉书签”需用到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现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需称量固体氢氧化钠的质量为_____g。
②用如图所示的序号表示正确配制该溶液的操作顺序为_____。
③将氢氧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主要目的是_____。
④使用氢氧化钠时要特别小心,如不慎将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_____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E为初中是常见的五种物质,A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B、C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F是紫红色固体单质,G的溶液为浅绿色,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
(1)的化学式为______;G的名称为_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反应③的现象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