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CO2和SO2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
实验一:水槽中滴入紫色石蕊,将收集满两种气体的试管同时倒立于其中,片刻后实验现象如图所示,说明相同条件下的溶解性:SO2_____(填“>”或“<”)CO2,试管内溶液变成_____色。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红光农场学校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证明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O、CO2、H2(实验过程中装置气密性良好)。温馨提示:白色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色。
(1)A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中含有_____;
(2)B的作用是_____,写出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实验时小明发现C中黑色固体变红,D中白色粉末变蓝,于是得出混合气体中含有H2,小红认为小明的结论不严密,理由是_____。
(4)如图所示的装置被称作“万能瓶”,它在化学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除用于洗气、验证气体的功能外,还有_____功能。(答出一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试剂 | 操作方法 |
A | CaO | CaCO3 | 稀盐酸 |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蒸发 |
B | MnO2 | KClO3 | 无 | 把混合物放在试管中加热,使之充分反应 |
C | Fe | CuSO4 | 蒸馏水 | 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将滤渣晾干 |
D | Cu | CuO | 稀盐酸 | 向混合物中加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所选试剂内 |
A | 鉴别硝酸铵和氢氯化钠 | 水 |
B | 鉴别碳粉,氧化铜和铁粉 | 稀硫酸 |
C | 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Na2SO4 | 过量BaCl2 |
D | 混有除去N2中的O2 | 灼热的铜网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铷与某些金属能制成熔点很低的液体合金,如图是铷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其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铷原子中子数为37
B. 铷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C. 铷元素位于第四周期
D. 氧化铷的化学式Rb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信阳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段考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学习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性质后,发现有很多不同类别的物质在发生反应时都有盐生成(其它物质省略),如图所示。请回答:
(1)若盐是硫酸钾,则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若盐是氯化亚铁,则在已显示的变化中可以通过置换反应来实现的有______(填序号)。
(3)若盐是硝酸铜,由⑦来实现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图中⑤处应补充的文字是_______(写一种,不能与图中已有信息重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信阳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段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实验室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需要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
B. 需要氯化钠3 g,水47 mL
C. 量取水时仰视读数,会导致所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于6%
D. 若用12%的氯化钠溶液配制该溶液,需要12%的氯化钠溶液25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贺州市昭平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1)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常用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氯气可用作自来水的消毒剂,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X+Cl2↑+2H2O,X的化学式为_____。
(3)在电解水实验中产生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_____。
(4)登山和潜水供氧装置中,过氧化钠(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加入适量氯化钡溶液,可以除去盐酸中混有的少量硫酸,有关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但溶质成分没有改变的是( )
A. 氢氧化钠溶液 B. 氯化钠溶液 C. 浓硫酸 D. 浓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