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下列示意图与对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足量的水
B.
等质量的不同金属分别放入到足量的相同稀盐酸
C.
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
两份等体积的5%过氧化氢溶液,向其中一份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分析 A、根据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加水稀释过程中,pH逐渐减小,曲线只会无限的接近7,不会达到7进行分析;
B、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和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
C、根据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会先于硫酸反应,然后再与硫酸铜反应,所以会反应一段时间才会出现沉淀进行分析;
D、根据催化剂只会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不会影响生成氧气的多少进行分析.

解答 解:A、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加水稀释过程中,pH逐渐减小,曲线只会无限的接近7,不会达到7,故A错误;
B、等质量的镁、铝、铁与足量的酸反应时,铝生成的氢气最大,其次是镁,铁生成的氢气最少,故B错误;
C、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会先于硫酸反应,然后再与硫酸铜反应,所以会反应一段时间才会出现沉淀,故C正确;
D、催化剂只会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不会影响生成氧气的多少,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是化学反应与图象知识的考查题,结合反应的过程与图象情况的走势联系起来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符号中,既可以表示一种元素,又可以表示一个原子,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NB.2HC.O2D.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某科学家除去空气中的O2与CO2得N2样品,并在相同条件下比较等体积的样品质量(m1)与纯N2质量(m2),重复多次,结果均为m1>m2,样品中含哪种气体可解释该结果(  )
A.B.C.甲烷D.水蒸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在生活中常采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NaCl、KNO3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在20℃时,KNO3的溶解度与NaCl的溶解度相比,前者与后者的关系是C(填字母),在50℃时,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比,前者与后者的关系是D(填字母).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确定 
(3)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t1对应的温度为40℃,则t2对应的温度A(填字母)
A.大于40℃B.小于40℃C.无法确定
(4)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和蒸馏水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则所需16%的NaCl溶液与蒸馏水的质量比为5: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红磷在氧气中能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B.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在下列转化关系中,各物质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甲、乙、丙属于单质,A为黑色固体,C属于盐.
①甲+乙$\stackrel{点燃}{→}$B ②甲+丙$\stackrel{△}{→}$A
③A+D→C+B ④C+E→Cu(OH)2↓+NaCl
回答下列问题:
(1)用化学式表示:乙H2;BH2O.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frac{\underline{\;\;△\;\;}}{\;}$2CuO.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CuCl2+2NaOH=Cu(OH)2↓+2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蜡烛一吹就灭”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根据灭火原理,针对蜡烛熄灭原因展开了探究.
【探究一】
小明依据呼出气体成分认为:吹的气流中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的气体,使蜡烛缺氧熄灭.小聪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否定了小明的想法.从而认为蜡烛熄灭是因为吹的气流带走了热量,使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
【探究二】
小红依据灭火的原理经过进一步思考认为,也可能因为吹的气流移走了可燃物--蜡蒸气,使蜡烛熄灭.为此她查阅了相关资料并进行了以下两个实验:

查阅资料:蜡烛的着火点大约是190℃,酒精灯火焰的温度在400℃-1000℃;蜡烛燃烧实际是石蜡蒸气在燃烧.
实验1:如图甲,把带柄金属活塞从左端位置迅速向右推,右端蜡烛火焰立即熄灭.
实验2:如图乙,先将带柄金属活塞放到左端位置,点燃酒精灯,当温度计的示数达到280℃以上时,点燃右面的蜡烛,把带柄金属活塞从左端位置迅速向右推出,右端蜡烛火焰立即熄灭.
【实验结论】蜡烛一吹就灭的原因移走可燃物.
【实验分析、讨论】
(1)实验2中用两盏酒精灯的目的是保证长铁桶内的温度达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上.
(2)小红为验证自己的想法,做了实验1和实验2两个实验,主要是应用了科学探究方法中的控制变量法.
【拓展应用】下列生产生活中灭火方式与上述实验灭火原理一致的是A
A.消防用大功率风力灭火机灭火                 B.用干冰灭火
C.用锅盖盖灭油锅着的火                       D.用水灭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学好化学可以帮助我们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全民的健康,我国推广使用强化铁酱油,这里的“铁”指的是元素.(填“单质”、“元素”或“原子”)
(2)校园内铁制车棚易生锈的原因是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发生反应;写出一种防止其生锈的方法刷漆.
(3)某小型木材加工车间内,不慎着火,车间工人应立即用水灭火(回答合理即给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中国丝绸有几千年的历史传承,古代染坊常用某种“碱剂”来处理丝绸,该“碱剂”可使丝绸颜色洁白、质感柔软,其主要成分是一种盐,这种“碱剂”可能是(  )
A.食醋B.烧碱C.草木灰D.生石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