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一些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常见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①和②的仪器名称:
酒精灯
酒精灯
集气瓶
集气瓶

(2)写出用A装置制氧气的方程式
2KClO3
MnO2
.
2KCl+3O2
2KClO3
MnO2
.
2KCl+3O2

(3)如何检验D中的氧气是否收集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满

(4)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为什么要放棉花
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5)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将B装置的导管浸入水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外壁,观察到导管口
没有
没有
(填“有”或“没有”)气泡冒出,表明B装置肯定会漏气.
(6)小红同学用A、E装置制取并收集气体,要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才开始收集,而不是一看到气泡冒出就收集气体,其原因是
刚开始出来的气体中混有空气,立即收集会造成收集的气体不纯
刚开始出来的气体中混有空气,立即收集会造成收集的气体不纯

(7)乙炔(化学式为C2H2)又称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常用它燃烧产生的高温来切割和焊接金属;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你认为制取乙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B
B
;收集装置最好用
E
E
分析:(1)依据常用仪器回答;
(2)A装置是用加热固体的方法制取气体,实验室加热氯酸钾、高锰酸钾可用此装置,试管口无棉花,说明是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据此分析解答;
(3)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瓶口观察是否复燃;
(4)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放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5)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分析解答;
(6)根据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注意事项分析回答;
(7)依据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依据 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
解答:解:(1)编号仪器分别是:酒精灯、集气瓶;
(2)A装置是用加热固体的方法制取气体,实验室加热氯酸钾、高锰酸钾可用此装置,试管口无棉花,说明是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方程式是:2KClO3
MnO2
.
2KCl+3O2↑;
(3)用D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瓶口观察是否复燃;
(4)加热时用一团棉花放在靠近试管口的地方,是为了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5)将B装置的导管浸入水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外壁,观察到导管口没有气泡冒出,表明B装置肯定会漏气,该方法是 利用了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
(6)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如果用排水法集气时,当观察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因为刚开始出来的气体中混有空气,立即收集会造成收集的气体不纯;
(7)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属于固液常温型,故选发生装置B,乙炔密度比空气略小,故不用排空气法收集,不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
故答案为:
(1)酒精灯;集气瓶;
(2)2KClO3
MnO2
.
2KCl+3O2↑;  
(3)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满;
(4)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5)没有;
(6)刚开始出来的气体中混有空气,立即收集会造成收集的气体不纯;
(7)B;E.
点评:本题综合的考查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选取、反应原理、实验注意事项、仪器等知识,同时考查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依据所学知识仔细分析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通过初中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精英家教网
(1)B装置中仪器的名称:甲
 
,乙
 

(2)在B装置导管处装上橡胶管,并用止水夹夹上后,从甲向乙中注入一定量的水,静止后如图所示,则B装置是否漏气?
 
(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
(3)如果实验室用A、E组合来制取并收集氧气,A装置的试管口应添加
 
;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束时应
 

(4)已知氨气密度小于空气,极易于水,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是空气的污染物之一.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查阅资料时得知氨气也有还原性.运用类比的思想,既然氨气具有还原性,能否象CO那样还原CuO呢?于是他们设计实验制取氨气并探究上述问题.请你参与该小组的活动并完成下列研究:
(一)制取氨气
①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制取并收集氨气应选用上图中
 
组合(填序号).
(二)性质探究
该小组成员用注射器抽取实验(一)中生成的未经干燥的氨气,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氨气还原性并验证其产物.(夹持装置未画出)
精英家教网
③有同学发现该装置在设计上有一定的缺陷,为确保实验结果果的准确性,他认为还应该在A、B之间增加一个干燥装置.于是他选择了下图中的
 
(填“甲”或“乙”).(碱石灰是NaOH和CaO固体混合物)
精英家教网
④利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黑色粉末变为红色物质,无水CuSO4变蓝,同时生成一种无污染的气体单质.请写出NH3与Cu0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问题讨论
⑤有同学认为:NH3与Cu0反应生成的红色物质也可能是Cu20.已知氧化亚铜与稀硫酸反应时,能生成CuS04和Cu和水.写出氧化亚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检验该红色物质中是否含有Cu20.
 

⑥在解决了上述问题后,又有同学提出:Cu20与Cu0的热稳定性哪个更强?于是又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取9.8g Cu(OH)2固体,加热到80℃C一100℃时,得到黑色固体粉末,继续加热到l000℃以上,黑色粉末全部变成红色粉末A.冷却后称量,A的质量为7.2g.据此可推得A的化学式为
 
.根据该实验,同学们得出的结论为:
 
在高温下更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小王同学对化学充满了兴趣,喜欢做各种实验.有一次他和其它同学对镁进行了一些研究:
【Ⅰ】他们用砂纸打磨掉表面灰黑色的物质,将其放入水中,未看到有明显的现象,改用酒精灯加热后,观察到表面有大量气泡,经验是氢气.他们又向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发现酚酞变成红色,说明有
OH-
OH-
产生.该实验表明化学反应的发生和速率与
温度
温度
有关,许多物质的
反应速度
反应速度
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Ⅱ】该小组成员开始研究镁带表面的灰黑色物质,小王大胆提出了三个假设:
假设1该物质是MgO;假设2该物质是Mg(OH)2;假设3镁可能会象铜一样生成碱式碳酸镁.
但其它同这立即否定了他的假设1和2,因为根据所学的知识MgO,Mg(OH)2都是
色固体.对于假设3,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证明有CO32-
取样于试管,加热 证明有氢元素
【III】他们在取镁带表面灰黑色样品时感到比较困难,索性将表面发黑的镁带全部磨成粉末,放入干燥的硬质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后,镁粉突然出现红热燃烧起来,反应停止后有少量黑色物质A粘在试管壁上,这黑色物质A中混有什么?他们查资料筛选出几条有价值的信息:
(1)2Mg+CO2=2MgO+C; (2)C+2H2SO4(浓)=CO2↑+SO2↑+H2O;(3)SO2+Ca(OH)2=CaSO3↓(白)+H2O.
试分析A物质为
C
C
,根据上述信息,他们又设计了下列实验,帮助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反应后试管内样品,先滴加过量的
稀硫酸
稀硫酸
固体部分溶解
加热
加热
 (填一具体的实验操作)
黑色固体全部溶解
【Ⅳ】为验证碳和浓硫酸反应的三种产物,应将气体通过下列三种试剂(假设每步均完全)即:
气体→
无水硫酸铜
无水硫酸铜
高锰酸钾溶液
高锰酸钾溶液
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

(现象依次为)
白色固体变蓝
白色固体变蓝
紫红色褪去
紫红色褪去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V】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进一步又查出胃药碱式碳酸镁有多种不同的组成,如Mg2(OH)2CO3、Mg4(OH)2(CO33、Mg5(OH)2(CO34等.小红同学为确定碱式碳酸镁的组成,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步骤(1)按图组装置后,首先进行的操作是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E处干燥管内盛放的药品是
碱石灰
碱石灰
,其作用是
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
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

实验步骤(2)称取样品31g,并将其放入硬质玻璃管中,称量装浓硫酸的洗气瓶C的质量为87.6g,装碱石灰的U型管D的质量为74.7g.
实验步骤(3)打开活塞
K1K2
K1K2
,关闭
K3
K3
,缓慢鼓入空气数分钟.
实验步骤(4)关闭活塞
K1K2
K1K2
,打开
K3
K3
,点燃酒精灯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
实验步骤(5)打开活塞K1,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拆下装置,称得洗气瓶C的质量为89.4g,U型管D的质量为87.9g,则该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为
Mg4(OH)2CO3
Mg4(OH)2CO3

【Ⅵ】小明认为其化学式可用Mgx(OH)2(CO3)y表示,根据化合价规律,x和y的关系是
x=y+1
x=y+1
,写出该物质分解的方程式:
Mgx(OH)2(CO3y
  △  
.
 
xMgO+H2O+yCO2
Mgx(OH)2(CO3y
  △  
.
 
xMgO+H2O+yCO2

小明设计了两套方案(忽略装置中原来的气体)
方案I:只测定分解后生成的水,连接方案是A→C→B,则C中盛放的药品是
浓硫酸
浓硫酸
,B中盛放的药品是
氯化钙固体
氯化钙固体

方案II:只测定分解生成的CO2的质量,连接方案是A→C→B→C,则B中的药品是
碱石灰
碱石灰
,最后连接的C中的药品是
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请你设计出更简单的实验方法
加热碱式碳酸镁称量反应前后固体质量
加热碱式碳酸镁称量反应前后固体质量


若取样品7.88克,方案I测得生成水0.36g,方案II测得生成CO2 3.52g,请你选择实验数据,通过计算得出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闵行区一模)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参照教科书内容,在学校实验室里完成了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100g,按如下步骤进行操作:
计算→称量→溶解→装瓶
实验二:称取5.0g粗盐进行提纯.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以及泥沙等杂质.为了有效将粗盐提纯,实验的各步操作流程如图所示:请你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述问题:
(1)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需NaCl
5
5
g,水
95
95
mL.
(2)NaCl溶解过程用到了玻璃棒,它的操作和作用是
搅拌,加速溶解
搅拌,加速溶解

(3)粗盐提纯时,操作Ⅰ的名称为
过滤
过滤

(4)某同学所得精盐比其他同学明显要多,原因可能是
AC
AC

A.滤纸破损,滤液浑浊就蒸发
B.蒸发时未用玻璃棒,有一些液体、固体溅出
C.提纯后所得精盐尚未完全干燥
D.溶解时水的量太少,使食盐未完全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我们收获很多.
收获一:生活中处处有化学,通过学习已经知道:
(1)铁生锈、食物腐烂是因为空气中有
氧气或者O2
氧气或者O2
;雨雪等自然现象证明空气中有
水或者H2O
水或者H2O

(2)成都市民家中的主要燃料是天然气,我们燃烧天然气做饭是利用了天然气的
可燃性
可燃性
(填写一条化学性质).
(3)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的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氮气或N2
氮气或N2

(4)空气中可能形成污染的物质很多,请列举两例:
可吸入颗粒物(烟尘、粉尘)
可吸入颗粒物(烟尘、粉尘)
SO2、NO2、CO、O3
SO2、NO2、CO、O3


收获二:我们学会了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认识世界.试从分子、原子的角度分析:
(1)“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事实可以说明分子什么样的性质: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2)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

在加热氧化汞“HgO→Hg+O2”这样一个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氧化汞分子
氧化汞分子
,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氧原子
氧原子
汞原子
汞原子

有人说“双氧水分解生成了水和氧气,所以双氧水具有水和氧气的性质”,你认为这个说法不正确的理由是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过氧化氢分子只能保持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或水的化学性质由水分子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由氧分子保持)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过氧化氢分子只能保持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或水的化学性质由水分子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由氧分子保持)

收获三:我们认识了实验仪器,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
(1)实验室最常见的一种加热仪器是
酒精灯
酒精灯
.熄灭该仪器时应该
灯帽盖灭
灯帽盖灭

(2)量取一定量的液体应该用
量筒
量筒
(与胶头滴管配套使用).
(3)玻璃棒在实验室常用于
搅拌、引流、转移固体
搅拌、引流、转移固体

(4)完成实验操作时发生的“意外”我们也可以正确的分析:
①某同学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发现收集氧气的速率比较慢.你觉得可能的原因是
装置漏气
装置漏气
.(写一条)
②某同学完成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验证实验时,如图所示,看到试管内有大量气泡冒出,但是带火星木条并没有明显复燃.
你觉得可能的原因是
该反应放热,产生的氧气中混有大量水蒸气
该反应放热,产生的氧气中混有大量水蒸气
.(写一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娄底)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参照教科书内容,在学校实验室里完成了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50g,按如下步骤进行操作:计算→称量→溶解→装瓶
实验二:称取5.0g粗盐进行提纯.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以及泥沙等杂质.为了有效将粗盐提纯,实验的各步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请你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述问题:
(1)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需NaCl
3
3
g,水
47
47
mL.
(2)NaCl溶解过程用到了玻璃棒,它的作用是
搅拌,加速溶解
搅拌,加速溶解

(3)粗盐提纯时,操作I的名称为
过滤
过滤

(4)某同学所得精盐比其他同学明显要少,原因可能是
AB
AB

A、溶解时将5.0g粗盐一次全部倒入水中,立即过滤
B、蒸发时有一些液体、固体溅出
C、提纯后所得精盐尚未完全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