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保障了人体健康
B. 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C. 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D. 化肥的合理施用增加了粮食的产量,缓解了人类粮食危机
B 【解析】 现今社会化学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合成药物,可以更好的治疗各种疾病,保证人体健康,A项正确;化石燃料的使用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和二氧化碳,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B项错误;各种化学合成材料的使用方便了人们的生活,C项正确;合理的使用化肥可以提高粮食产量,缓解粮食危机,D项正确;故选B。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5.2 金属矿物 铁的冶炼 同步测试 题型:单选题
将CO通入盛有12g Fe2O3 的试管内,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至试管冷却,此时试管内残留固体的质量为9.6g,则反应生成铁的质量为( )
A. 2.4g B. 5.6g C. 8.4g D. 9.6g
B 【解析】 12g-9.6g=2.4g, Fe2O3→2 Fe,质量差是48,= ,x=5.6g。故选B。 点睛∶利用差量法进行计算,是解题的基本技巧之一。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1.3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根据维生素C能够使淀粉-碘溶液褪色的原理,应用如下图实验比较两种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实验过程中不需要控制的条件是( )
A. 胶头滴管滴出的果汁的滴数 B. 两个胶头滴管的规格
C. 烧杯中淀粉-碘溶液的浓度 D. 烧杯中溶液的体积
A 【解析】 当烧杯中溶液的体积一定、烧杯中淀粉-碘溶液的浓度一定、两个胶头滴管的规格一定时,通过测定胶头滴管滴出的果汁的滴数,再通过其它数据,可以测定果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所以实验过程中不需要进行控制的条件是胶头滴管滴出的果汁的滴数。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1“爱护水资源”过关检测题(有答案) 题型:填空题
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重要的作用.
(1)自来水厂常用的净水方法有沉淀、 吸附、消毒等;在日常生活中常用来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 ,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预防水污染的措施有 (写一条即可).
(2)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t1℃时,甲、乙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填“对”或“错”);
②若固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 方法提纯甲(填“蒸发结晶”或“冷却结晶”);
③t2℃用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配置甲、乙的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甲 乙(填“>”“<”或“=”);
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甲物质溶液,以下操作中会导致所配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 。
A、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B、配制好的溶液向细口瓶转移时溅出
C、固体甲中含有杂质.
(1)过滤、煮沸、生活中的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2)①错 ②冷却结晶;③<④AC 【解析】 试题分析:(1)自来水厂常用的净水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等,在日常生活中常用来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煮沸;预防水污染的措施有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排放等;(2)有溶解度曲线图可知①在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②若固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因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较大,得到物质甲,可用...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1“爱护水资源”过关检测题(有答案) 题型:单选题
麦收季节,某些地方有就地焚烧秸杆的陋习。焚烧麦秸杆可能导致:①容易引发火灾;②能见度降低,引起交通事故;③诱发呼吸道疾病;④造成部分肥力损失。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D 【解析】 分析:可以根据焚烧麦秸秆过程中生成的物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析】 就地焚烧麦秸秆时可能引发火灾,生成的烟尘使能见度降低,容易引起交通事故、诱发呼吸道疾病、造成部分肥力损失等. 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4“化学式与化合价 ”练习题 题型:计算题
某镇生产资料部供应的硫酸铵化肥肥效不高,测得每10g化肥中只含0.8g氮元素,你能计算出该化肥中含硫酸铵的质量分数吗?
37.7%. 【解析】 先计算出硫酸铵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然后根据质量分数公式即可计算出10g化肥含硫酸铵的质量,进而求出该化肥中含硫酸铵的质量分数。 硫酸铵的化学式为(NH4)2SO4,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21.2%, 10g化肥中含硫酸铵的质量为:0.8g÷21.2%≈3.77g, 该化肥中含硫酸铵的质量分数为:×100%=37.7%, 答:...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4“化学式与化合价 ”练习题 题型:简答题
利用你所认识的有关C元素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中都含有碳元素,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________ (写化学式)。
(2)菱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CO3 , 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__。
(3)在 440℃和高压条件下,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金刚石和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CH4;+2;4Na+3CO22Na2CO3+C 【解析】 本题考查了化学式、元素的化合价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解答。 (1)天然气的主要成份是甲烷,其化学式为:CH4; (2)在FeCO3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设:铁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x+(+4)+(-2)×3=0,x=+2; (3...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4“化学式与化合价 ”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金属锰与氯化亚铁溶液可发生如下反应:Mn+FeCl2=MnCl2+ Fe,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锰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
C. 锰能置换出盐酸中的氢
D. 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都不变
D 【解析】 A、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正确;B、锰能与氯化亚铁反应置换出铁,故锰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正确;C、锰能与氯化亚铁反应置换出铁,故锰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因此锰是氢前的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正确;D、氯化亚铁中铁元素为+2价,铁单质中铁为0价,错误。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3 “水的组成” 过关检测 题型:实验题
如图所示的是实验室电解水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接通直流电后,D管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 ,A电极为电源的________ 极.
(2)如果D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为5毫升,则C管内产生气体的体积为 ________ 毫升.
(3)在该实验中,通常会往水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是________ .
(4)由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