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硫元素有-2、+4和+6价.
(1)请写出相应的化学式:硫化氢H2S,+6价硫元素的氧化物SO3
(2)观察某一反应的微观图示(如图)并填空.

①从图可看出,反应前有1个二氧化硫分子和2个硫化氢分子.那反应后呢?请根据上图,用化学用语准确回答:3S、2H2O.
②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S+SO2═2H2O+3S↓.

分析 (1)根据硫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化合价以及化合物中各元素的代数和为0进行解答;
(2)根据图示以及反应后生成的物质进行解答.

解答 解:(1)硫化氢的化学式是H2S,+6价硫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SO3,故填:H2S;SO3
(2)①从图可看出,反应前有1个二氧化硫分子和2个硫化氢分子,反应后生成3个硫原子和2个水分子,用化学用语表示为:①3S;2H2O;
②硫化氢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S+SO2═2H2O+3S↓;故答案为:①3S;2H2O;②2H2S+SO2═2H2O+3S↓.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并能灵活应用的能力,注重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时,向一支盛有0.15 g熟石灰的烧杯中加入50 g水,充分振荡后静置,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则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小于50.15 g
B.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强和水的用量有关
C.饱和溶液可能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
D.汽油作溶剂可以去除衣物上的油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向一定质量的Na2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里,逐滴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后,溶液的pH与溶液里Na2SO4的质量(W)随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V)变化图示中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燃煤发电厂开始运行后,该厂附近玉米产量急剧下降.经检测发现:当地雨水pH约4.0.土壤pH约5.0.已知一些主要作物最适宜生长的土壤的pH如表:
作物水稻小麦玉米油菜马铃薯
pH6~76.3~7.56~76~74.8~5.5
(1)根据数据,该土壤最适合种植的作物是马铃薯.
(2)若继续种玉米,你认为最好选用下列B试剂来改良土壤.
A.硝酸钾    B.熟石灰    C.石灰石    D.尿素
(3)该地区形成酸雨的主要是因为燃煤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所致.
(4)下列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中,错误的是D.
A.大量植树造林              B.控制烟花爆竹燃放
C.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    D.垃圾运到远离城市再焚烧
(5)为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2H4)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6H2$\frac{\underline{催化剂}}{△}$C2H4+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将铁粉和锌粉的混合物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反应结束后,对剩余固体成分的判断正确的是BC.
A.肯定有铁    B.肯定有铜    C.可能有铁    D.可能只有铜和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某校社会大课堂活动组织同学们走进了污水处理厂.

(1)参观污水的第一道处理工序时,现场弥漫着难闻的气味,同学们不禁掩住口鼻.从微粒的角度说明能闻到气味的原因是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2)污水的第一道处理工序是经过格栅,格栅是带有规则分布的方形网格,其作用是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
(3)二次沉淀池的主要作用是分离出活性污泥.活性污泥的作用是利用微生物将污水中的一些有害物质在氧气的作用下经过生物降解转化为沼气.沼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可作为能源使用.沼气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4)某工厂在排放含硫酸的酸性废水时用氢氧化钠进行处理,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2NaOH═Na2SO4+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某同学为证明酸可以与碱发生反应,按如下三个方案进行了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A实验中获得难溶性碱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Na2SO4+Cu(OH)2↓;
(2)B实验中能说明酸与碱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现象是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3)C实验中需向第二只试管中加入5mL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按图所示.在一定条件下,将一定质量的A与18gB充分反应,当B反应完全时,生成14.5gC和6.5gD.

 的化学式为H2O.
②参加反应A的质量是3g.
③组成A分子的原子是碳原子和氢原子.
④A分子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是6:1.
⑤该反应中A、C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3:44.
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2H4+3O2$\frac{\underline{\;一定条件\;}}{\;}$2C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水是常见的溶剂,将下列生活中少量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C.
A、食盐  B、纯碱  C、植物油  D、蔗糖
(2)加强水质监测是防治水体污染的一项重要措施.
①从某工厂废水排放口取出的水样中携带有少量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可用过滤的方法除去.
②若要检测水样的酸碱度,可使用pH试纸.
③若水样显酸性,该工厂可以用熟石灰处理酸性废水.
(3)使用硬水会给生产和生活带来许多麻烦,如洗衣服洗不干净(或浪费肥皂、时间长了使衣物变硬等)(举一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