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根据图回答:
(1)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
 
g;
(2)若用S表示物质溶解度,在
 
℃时,SA=SB>SC
(3)将t3℃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比较,其结果
 

(4)接近饱和的A、B、C溶液升高温度,可以达到饱和的是
 

(5)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以采用
 
方法提纯A.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某一温度时某种物质的溶解度;
(2)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某一温度时,各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3)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溶解度
100g+溶解度
×100%;
(4)根据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可以判断温度变化时溶液的变化情况;
(5)一种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一种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分离物质.
解答:解:(1)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5g.
故填:25.
(2)若用S表示物质溶解度,在t2℃时,SA=SB>SC
故填:t2
(3)将t3℃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A、B仍然是饱和溶液,B物质的溶解度大于A物质的溶解度,因此B物质的质量分数大于A物质的质量分数;
C物质虽然没有析出晶体,但是t3℃时的溶质质量小于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质质量,因此C的质量分数最小.
故填:B>A>C.
(4)接近饱和的A、B、C溶液升高温度,因为C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可以达到饱和的是C物质.
故填:C.
(5)因为A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B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以采用降温结晶方法提纯A.
故填:降温结晶.
点评: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春节燃放烟花爆竹
B、动物尸体腐烂
C、人体内消化食物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认识了很多反应,一些反应表示为“A+B---C+D”.
(1)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2)若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且C为碳酸钙,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小明认为“C为碳酸钙则该反应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你认为该说法是否正确?
 
,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问题:
(1)小苏打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症:
 

(2)铝在空气中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图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若在锥形瓶中装有石灰石,则该装置可以制取的气体是
 
;但是某同学在B中装入氢氧化钠溶液,最后未收集到该气体,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若用此套装置制取干燥氢气,则需要对装置进行的改动是
 
;B装置应该装入的物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同学们在实验室发现了一包白色粉末状物质,经询问老师侯,知道可能是NaCl、Na2SO4、Na2CO3、BaCl2、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这包粉末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以下实验:
【查阅质料】BaCO3是一种白色难溶物.
(1)甲同学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足量水中,得到无色溶液,由此得出的结论:该粉末一定不含有
 

(2)乙同学在上述无色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结论:此粉末中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有
 

(3)丙同学在乙同学的基础上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出现了白色沉淀,结论:此粉末中一定含有
 
,反应方程式为
 

(4)丁同学对丙同学试验后的混合物进行了
 
操作,然后在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3溶液,结果有出现了白色沉淀,丁同学认为这包粉末中还含有NaCL.同学们认为丁同学的结论不正确,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
 
通过实验,同学们加深了对复分解反应的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请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生产生活中的有关问题.请填下列空格:
(1)在人体所摄入的物质中,除空气、水、食盐等无机物外,其余主要是糖类、油脂、蛋白质和
 
等有机物.人体缺乏
 
 元素可能导致骨质疏松,食用乳制品、豆类等可摄入该元素.
(2)厨房中铁锅易生锈,请结合生活实际,简要说出一种防止铁锅生锈的方法:
 

(3)在地震、洪涝灾害发生地,为防止灾区疾病传染,需对临时水源的水处理后方可饮用.用下列措施净水较合理的顺序为
 
(填序号).
①加热煮沸        ②消毒          ③过滤         ④自然沉降
(4)“5.12”地震发生,为防止汶川地震病菌传播,灾区使用了大量的漂白粉进行灾后消毒,工业上生产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H)2+2X=Ca(ClO)2+CaCl2+2H2O,X的化学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工业上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产品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杂质,化验员要对每批次的纯碱产品进行检验.在实验室中取27g纯碱样品,平均分成五份依次加入到盛有100g稀盐酸的锥形瓶中(锥形瓶的质量为60g),每次充分反应后都进行称量,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加入纯碱样品的质量/g 5.4 5.4 5.4 5.4 5.4
电子天平的示数/g 163.2 166.4 169.6 175 180.4
(1)第一次加入纯碱样品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g.
(2)计算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锌锰电池(俗称干电池)在生活中的用量很大.锌锰电池的构造如图1所示.

(1)锌锰电池所使用的下列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铜帽    B.碳棒    C.锌筒    D.密封塑料
(2)金属制品在空气中放置易生锈,铁生锈的条件是
 
,废旧电池铜帽会生成一些绿色的铜锈,其主要成分为是Cu2(OH)2CO3,则铜生锈还必须有
 
参与.
(3)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Cu、Zn)制取海绵铜(Cu),并得到硫酸锌溶液,主要流程如下(反应条件已略去):2Cu+2H2SO4+O2
  △  
.
 
2CuSO4+2H2O
①过程III中有气体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A~E中含铜、锌两种元素的物质有
 
 (填字母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