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
B. 通电分解水
C.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盐酸
D. 将一定量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中逐渐加入碳酸钾溶液,则图中物质R是CaCO3
【答案】C
【解析】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氯酸钾加入催化剂的作用下制取氧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电解水的实验结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盐酸,碱性逐渐变弱,将一定量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中逐渐加入碳酸钾溶液,碳酸钾溶液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稀盐酸反应完,碳酸钾溶液再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
A、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加入的催化剂二氧化锰只改变反应的速率,不会改变气体的质量,加入二氧化锰的氯酸钾,所需温度较低、反应速率较快,故A不正确;
B、通电分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而不是质量)之比为2:1,故B不正确;
C、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大于7,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盐酸,碱性逐渐变弱,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小于7,故C正确;
D、将一定量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中逐渐加入碳酸钾溶液,碳酸钾溶液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稀盐酸反应完,碳酸钾溶液再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由图象可知,一开始,纵坐标的数值逐渐增大,说明发生的反应为碳酸钾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故图中物质R是二氧化碳,而不是碳酸钙,故D不正确。故选C。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他们在老师指导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1)写出镁条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小华发现燃烧所得固体的质量大于消耗的镁条质量,他据此认为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你_____(同意”或“不同意”)小华的观点,理由是_____。
(3)小红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①镁与氮气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②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为氮化镁。
(实验探究)请你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足量的黄色固体加入试管,然后滴入适量的_____,并将_____放在试管口 | _____ | 猜想正确 |
(反思与交流)
①通过上述探究活动,你对燃烧有什么新认识:_____。
②空气中氮气的含量远大于氧气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镁却远多于氮化镁,这是因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发生装置可选择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可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
(3)实验室通常用装置B与____(填字母)相连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用右图所示装置制二氧化碳,有“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效果。在反应的过程中,若关闭导管上的活塞K,反应停止,其原理是____。
(4)用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按右图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甲中____、乙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某学校甲、乙两个化学实验探究小组的同学欲用他们完成各自的探究实验。
(1)甲组的同学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 (MnO2 为催化剂),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填写装置序号字母)。
②仪器 A 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乙组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袋的组成进行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 C、H 两种元素),使该
塑料在氧气中燃烧,所选仪器连接顺序为: A→B1→C→B2→D→G (B1,B2 为浓硫酸洗气瓶),使该塑料试样碎屑在纯氧气中充分燃烧,观察现象,收集有关实验数据(假设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充分反应),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仪器 D 中的现象为_____。
②仪器 B1 的作用是_________。
③实验结束后,测得仪器 B2 质量增加 3.6g,仪器D 质量增加8.8g。则该塑料样品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 (填最简整数比)。
④如果不连接仪器 B1,则这样计算出氢的含量与实际值比较将_________ (填“偏小”“偏大”“基本一致”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1所示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实验研究。
(1)图1中,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
(2)随着盐酸不断滴入,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3)随着盐酸不断滴入,烧杯中溶液温度变化如坐标图2所示。温度先升高后降低的原因是___。
(4)某时刻测得溶液的温度是t1℃,a、b两点对应的溶液中共同微粒有____(填符号)。
(5)当温度为t2℃时,证明溶液不含氢氧化钠的实验方法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是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流程示意图。
请根据示意图回答:
(1)实验过程中,在测量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则所配置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___(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__________。
(2)通过计算回答:托盘天平左盘中固体氯化钠的质量为多少g,量筒中水质量为多少ml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重要含义之一就是节约化石能源,普及利用新能源。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其他新能源,如太阳能、_____等(任写一种)。
(2)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_____(填序号)。
A蔬菜 B
花生 C
大米
(3)电动自行车以其“轻便、环保”的特点,备受人们青睐。下列电动自行车各部位所使用的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
A 不锈钢车圈 B 塑料车筐 C 橡胶轮胎 D 玻璃反光镜
(4)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图象是( )
A. 在一定量的H2SO4和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B. 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足量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
C. 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D. 等质量形状不同的CaCO3分别与足量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国产C919中型客机 COMAC
实现飞上蓝天的梦想。
①机身蒙皮使用的是铝锂合金材料,下列属于铝锂合金性质的是______
填字母
。
a密度大 b硬度大 c抗腐蚀
②锂与铝均为活泼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填“得到”或“失去”
电子。
机翼部分使用了强化碳纤维塑料,该材料属于______。
a无机非金属材料 b复合材料 c金属材料
铝比铜活泼,小明设计实验比较铝、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将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并没有观察到铝丝表面有变化,该同学实验失败的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