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溶液可能由稀盐酸、碳酸钠溶液、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铜溶液中的几种混合而成.某同学去5份此溶液样品,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小于7;②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③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无明显现象;④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⑤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开始无现象,随后产生蓝色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溶液由稀盐酸和氯化铜溶液混合而成
B、实验③不能加入氯化钡,必须用硝酸钡溶液
C、实验④中白色沉淀可能是氯化银
D、该同学只需要完成上述①③⑤实验,即可得出正确结论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酸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混合物组成的推断题
分析:要根据每一步操作的现象和说明的问题来判断样品的组成,还要知道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有硫酸钡和氯化银,而蓝色沉淀为氢氧化铜.
解答:解:
①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小于7,说明溶液显酸性,说明不存在碳酸钠,因为碳酸钠显碱性;
②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没有碳酸钠,如果有的话会产生气泡;
③加入足量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存在碳酸钠溶液、硫酸钠溶液;因为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④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生成的是氯化银沉淀,因为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有硫酸钡和氯化银,而没有加入含钡离子的盐;说明溶液中含有氯离子;
⑤逐滴加入NaOH溶液,开始无现象,随后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溶液,开始无现象是因为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随后产生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钠把盐酸反应完,再与氯化铜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则:
A、通过分析可知只有③和⑤就能判断出含有盐酸和氯化铜,故正确;
B、因为各取5份此溶液样品,不是连续实验,实验③不能加入氯化钡,故错误;
C、因为不存在碳酸钠溶液、硫酸钠溶液,实验④中白色沉淀只能是氯化银,故错误;
D、由分析可知,该同学只需要完成上述①③⑤实验,即可得出正确结论,故正确.
故选:A、D.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有硫酸钡和氯化银,要知道碳酸钡和硫酸钡都是白色沉淀,氢氧化铜是蓝色沉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
(1)人们习惯上把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统称为“五金”,在“五金”顺序中把金属
 
的位置移到最后,正好符合由弱到强的
 
顺序.
(2)根据如图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推断,金属具有的两点物理性质是
 

(3)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的合理措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为使配制更为准确,在量筒中配制100毫升10%的NaOH溶液
B、为了防止滤液溢出,过滤时滤纸边缘应高于漏斗边缘
C、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加入水中以防止液滴飞溅
D、为了蒸发更彻底,待蒸干后再停止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中一定属于氧化物的是(  )
A、含有氧元素的物质
B、能分解产生氧气的物质
C、溶于水形成碱性溶液的物质
D、另一种元素和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清新的空气B、高锰酸钾
C、冰水混合物D、碳酸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CO2 能够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
B、一氧化碳有可燃性是许多气体燃料的主要成分
C、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不同是由于碳原子结构不同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1年12月,某品牌纯牛奶中的黄曲霉毒素M1超标.黄曲霉毒素M1是一种致癌物,其化学式为C17H12O7,下列有关黄曲霉毒素M1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黄曲霉毒素M1属于氧化物
B、黄曲霉毒素M1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8g
C、黄曲霉毒素M1中碳原子的质量分数最大
D、黄曲霉毒素M1由17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7个氧原子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D、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H2O
B、KCl
C、KMnO4
D、C2H5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