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2004年4月16日凌晨,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发生氯气(化学式为Cl2)泄漏事故,厂区周边300m范围内弥漫着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气体,消防官兵立刻进行了处理。已知氯气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化学式为HClO)。请回答:
(1)写出氯气的物理性质______。
(2)上述事故发生时,人们应采取的应急措施之一是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随州市2019届九年级结课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九(5)班兴趣小组同学在做盐跟盐反应的分组实验时,第一组学生进行BaCl2与Na2CO3溶液的反应,第二组学生进行BaCl2与Na2SO4溶液的反应。实验结束后,两组同学将全部的浊液集中倒进一个废液缸中。化学兴趣小组对浊液进行过滤,探究滤液的成分。
(提出问题)滤液里除了NaCl外,还有什么物质?
(提出猜想)猜想①:_____;猜想②:Na2CO3;猜想③:_____;猜想④:Na2SO4,Na2CO3
(实验探究)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验证猜想,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的_____ | _____ | 猜想④成立 |
(2)然后向上述实验后的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 | 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城区六校联考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粗盐提纯和配制5%的食盐水都需进行的是( )
A. 蒸发 B.
过滤 C.
溶解 D.
称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贵州省遵义市九年级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2011年11月3 日凌晨1时30分,“神舟八号”与 “天宫一号”在距离地面343公里的轨道上,进行了激动人心的一吻。发射“神八”与“天宫”的火箭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常规推进剂,其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8N2+2N2O4==3X+ 2CO2+ 4H2O,则X的化学式为
A. N2 B. H2 C. O2 D. 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南昌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写出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 。
(2)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 (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3)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燃烧时温度╱℃ |
石蜡 | 50∽70 | 300∽550 | 约600 |
铁 | 1535 | 2750 | 约1800 |
钠 | 97.8 | 883 | 约1400 |
【查阅资料】
由该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 (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 (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4)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但生活中同样的木炭燃烧时会产生火焰,其原因可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南昌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阅读下面的短文并回答问题。
纯净的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在放电的条件下,氮气和氧气能直接化合生成无色的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不溶于水,在常温下很容易跟空气中的氧气化合,生成红棕色并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有毒且易与水反应,生成的硝酸随雨水落到地上,同土壤中的矿物质作用,形成能被植物吸收的硝酸盐类。
(1)氮气的物理性质是_____。
(2)实验室制取一氧化氮时,可采用_____方法收集。
(3)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
(4)“雷雨发庄稼”是“雷雨”为农作物提供了氮肥,硝酸铵是农业上常用的氮肥,在使用时不能与_____混合施用,避免产生氮气,降低肥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南昌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燃烧的现象,正确的是( )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雾,放出大量的热
B. 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倒入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赣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结合图1所示仪器,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仪器G的名称是_____,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应选用的主要仪器是_____,使用该仪器读数时的正确方法是_____。
(2)用容积为15mL的试管盛液体加热时,最多可盛液体_____mL,加热过程中,试管夹应夹持在试管的_____。
(3)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_____,用它取用一种试剂后,未经_____不可再吸取别的液体,使用过程中应始终保持橡胶胶帽朝_____。
(4)向试管内装入碳酸钠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可先使试管_____,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_____,然后使试管慢慢直立。
(5)对蜡烛的探究实验: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上(如图2),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与_____(填字母)接触处最先炭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实验室有一瓶忘记贴标签的无色气体,同学们怀疑是二氧化碳。于是,小莉向其中加入了少量的澄清石灰水,“向其中加入了少量的澄清石灰水”这一环节属于
A. 作出猜想 B. 设计方案 C. 进行实验 D. 得出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