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兰通过学习电解水实验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作法中不可取的是
A. 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B. 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已经成功;
C. 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D. 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B 【解析】 根据实验的现象和进行科学探究时注意事项分析。 A、试验中出现了误差,可以反复多次实验,通过分析对比查找原因,故选项正确;B、进行化学实验,应有一种实事求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不能差不多就可以认为实验成功,故选项错误;C、由于氧气的溶解性大于氢气的溶解性,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应略大于2:1,这种假设是成立的,故选项正确;D、如果收集氧气的装置漏气,一定会使氢气和氧气的...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全册化学:《基础实验1 氧气的制取》同步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13分)在实验室里,小明与同学欲用下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和药品制取初中化学常见气体并验证其有关性质。
(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点燃A中的酒精灯制取并收集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待检验到B中氧气已收集满,接下来的操作是 ,把集气瓶盖好玻璃片后,正放在桌面上。
(3)将点燃的蜡烛放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可观察到 且瓶壁上有水雾出现,证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接着,将蜡烛从集气瓶中取出, (填实验步骤和现象),证明蜡烛燃烧还生成了二氧化碳。
(4)小明同学发现装置C有一处明显错误: ,将装置C改正后放入适量的药品: 和 ,即开始制取 气体(写一种)。
(1)试管;长颈漏斗(2)2KMnO4K2MnO4+MnO2+O2↑;将导气管撤出,然后熄灭酒精灯 (3)蜡烛剧烈燃烧;加入适量澄清的石灰水 (4)长颈漏斗没能深入瓶底;稀硫酸、锌粒;氢气。 【解析】 试题点燃A中的酒精灯制取并收集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待检验到B中氧气已收集满,接下来的操作是将导气管撤出,然后熄灭酒精灯,反应停...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粤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5.3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最好选用( )
A. 碳酸钠粉末和稀硫酸 B. 石灰石和稀硫酸
C. 大理石和稀盐酸 D. 大理石和浓盐酸
C 【解析】 A、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速率太快,不易收集,错误;B、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能生成微溶物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进行,不利收集二氧化碳气体,错误;C、石灰石与稀盐酸只在石灰石表面接触,面积较小,生成二氧化碳速度较慢,便于收集,是最好选用的药品,正确;D、大理石和浓盐酸反应,但应考虑浓盐酸的挥发性,制取的二氧化碳不纯,错误。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济南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从分子、原子角度对下面一些現象和变化的解释,合理的是
A. 花香四溢 分子很小,质量也很小
B. 热胀冷缩 温度变化,分子或原子大小发生变化
C. 滴水成冰 温度降低,分子间隔变小、停止运动
D. 食品变质 分子发生变化,分子性质发生变化
D 【解析】 A、花香四溢,是由于分子是不断运动,花香的微粒通过运动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不是因为分子很小,质量也很小,故选项解释错误;B、物质的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或原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分子或原子大小没有发生变化,故选项解释错误;C、分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滴水成冰,分子仍在不断的运动的,故选项解释错误;D、食品变质,是由于分子发生变化,分子性质发生变化,故选...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4.2水的组成同步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将下列名词的代号填在相应空格内
A.分解 B.吸附 C.过滤
①将食盐与泥沙分离的方法_______;
②化肥碳酸氢铵在炎热夏季的“消失”_______;
③活性炭放入红墨水中,红色褪去______;
C A B 【解析】 ①将食盐与泥沙分离的方法:过滤,操作步骤是: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②化肥碳酸氢铵在炎热夏季的“消失”时应为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碳、水;③活性炭放入红墨水中,红色褪去,因为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异味。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4.2水的组成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科学家提出一种最经济最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此循环中发生了反应:2H2O2H2↑+O2↑
B. 燃料电池能够使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C. 该氢能源的循环体系能够实现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D. 目前化学家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寻找合适的光照条件下分解水的催化剂
A 【解析】 A、该循环体系中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中反应条件为光分解催化剂和光照,不是通电分解,因此,A答案不正确;B、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因此,B答案正确;C、该循环体系中,太阳能变成化学能,化学能又变成电能,因此C答案正确;D、现在氢能源作为人类理想中的能源大量使用还需解决合适的光照条件下分解水的催化剂、运输和储存问题,所以D答案正确。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同步测试卷 题型:简答题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根据图中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甲中水下白磷没有燃烧的原因:________。
(3)甲图铜片上白磷、红磷对比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4)乙实验说明只要同时________,燃烧就能发生。
4P+5O22P2O5 白磷没能与空气接触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之一: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满足燃烧的三个条件 【解析】 (1). 磷和氧气点燃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方程式为:4P+5O2 2P2O5 (2). 甲中水下白磷没有燃烧,因白磷没能与空气接触 (3). 甲图铜片上白磷、红磷与都可燃,都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充分接触,但是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证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温度要达到可燃...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4.3质量守恒定律同步测试卷 题型:简答题
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用“>”或“<”或“=”,填空。
①质子数:氯离子_____氯原子;
②沸点:N2_____O2;
③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镁_____铁;
④20℃,1.0g硫粉在2.0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质量_____3.0g;
⑤若用KClO3和MnO2(催化剂)混合制取氧气,则MnO2在反应前后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反应前_____反应后。
(2)如图所示,调节杠杆平衡后完成下列实验。
一段时间后,混有炭粉的铁粉包_____ (填“上升”、“下降”“不动”),原因是_____。
=<><<下降混有炭粉的铁粉包和水、氧气反应会发生锈蚀,质量增大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了化学式、化合价和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知识。 (1)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了氯离子,所以质子数:氯离子=氯原子; ②氮气的沸点是-196℃,氧气的沸点是-183℃。氮气的沸点<氧气的沸点; ③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在相同的条件下越活泼的金属与稀盐酸反应越剧烈,所以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的剧...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海南省县2018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现有①氧气 ②氯化钠 ③生石灰 ④盐酸,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序号)。
(1)可用作食品调味剂的是______; (2)可供给呼吸的气体是________;
(3)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________; (4)可作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___。
② ① ④ ③ 【解析】根据物质性质决定物质用途:(1)可用作食品调味剂的是氯化钠;(2)可供给呼吸的气体是氧气;(3)金属表面锈的主要成分是金属的氧化物,能与稀盐酸反应,稀盐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4) 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用生石灰做食品干燥剂。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