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某校学生学习金属后做如下探究:
①用一定量AgNO3溶液进行了如图甲实验.

Ⅰ.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固体乙的组成是银或银和铜.
Ⅱ.溶液甲呈蓝色,溶液甲中一定含的溶质是Cu(NO32、Zn(NO32
使溶液呈蓝色的化学反应是Cu+2AgNO3=Cu(NO32+2Ag (写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置换反应.
②称取铜粉和锌粉混合物10.0克,逐滴滴入100克稀硫酸溶液,实验情况如图乙所示.
Ⅰ.混合物中Zn的物质的量是0.1mol.
Ⅱ.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分析 ①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运用分析.排在氢之前的金属可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除钾、钙、钠外)可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结合实验的现象进行分析.
②根据题意,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由反应的实验情况图,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3.5g,即铜锌合金样品中含铜的质量为3.5g;则锌的质量为10g-3.5g=6.5g;由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计算出参加反应硫酸的质量,进而可计算出所用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答 解:①实验后,溶液甲呈蓝色,说明含有铜盐,则锌粉不足,因此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时没有气泡产生;由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运用可知,金属活动性Al>Zn>Cu>Ag,所以锌粉优先与AgNO3发生反应,铜粉后与AgNO3发生反应,由于锌粉量的不足,没有把硝酸铜溶液中的铜置换出来,因此溶液甲一定含有反应生成的Zn (NO32和剩余的Cu(NO32,可能含有AgNO3,滤渣中一定含有被置换出的银,可能含有铜,由以上分析可知,
Ⅰ.由于锌不足,因此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时没有气泡产生;固体乙中金属的成分是银或银和铜;
Ⅱ.溶液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Cu(NO32、Zn(NO32;使溶液呈蓝色的化学反应是Cu+2AgNO3=Cu(NO32+2Ag (写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置换反应;
②Ⅰ.由反应的实验情况图,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3.5g,即铜锌合金样品中含铜的质量为3.5g,则锌的质量为10g-3.5g=6.5g,故混合物中Zn的物质的量是$\frac{6.5g}{65g/mol}$=0.1mol.
Ⅱ.设反应中消耗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65  98
6.5g x
则$\frac{65}{98}=\frac{6.5g}{x}$,解得x=9.8g.
所用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frac{9.8g}{50g}$×100%=19.6%.
答:所用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9.6%.
故答案为:
①Ⅰ. 银或银和铜.
Ⅱ. Cu(NO32、Zn(NO32. Cu+2AgNO3=Cu(NO32+2Ag,置换反应.
②Ⅰ. 0.1.Ⅱ.19.6%

点评 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运用,主要考查了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为探究锌、铜、铬三种金属的性质,某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将三种金属丝分别与一节干电池和小电珠连接,小电珠发光.
【实验二】取粗细、长短相同的锌丝、铜丝、铬丝均与10mL稀硫酸反应,实验记录如下:
 锌铜 镍 铜 
 稀硫酸的质量分数5% 5% 15% 15%
 反应现象 少量气泡 无现象许多气泡 无现象 
【实验三】金属锌、铜和稀硫酸构成如图所示的化学电池装置,观察到铜片表面有气泡(H2),小电珠发光.
(1)实验一的现象说明三种金属都具有导电性.
(2)铬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铬(CrSO4)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r+H2SO4=CrSO4+H2↑.
(3)要判断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必须在实验二的基础上增补一个实验才能得出结论,其实验内容是把粗细、长短相同的锌丝、铬丝放入15%的50mL稀盐酸中,观察放出气泡的快慢.
(4)金属活动性强弱是由金属物质的结构决定的,不会因某个实验而改变.下列关于实验三分析正确的是C(填选项).
A.铜的金属活动性变得比锌强  B.铜与稀盐酸发生了置换反应  C.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根据表1中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X处对应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Y处对应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为4;
②镓原子(Ca)的核外电子数为31,其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填“得”或“失”)电子形成镓离子,该离子符号为Ga3+
(2)物质甲和乙完全反应生成物质丙和丁,各物质的微观示意图如表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物质
分子示意图
A.甲物质属于有机物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增加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3O2═2C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只有固体才可以作为溶质
C.硝酸铵、氢氧化钠溶于水,均会放出热量
D.将少量碘放入汽油中,搅拌,可以得到碘的汽油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玻璃碎了
B.
 柴梗被折断
C.
  干冰升华
D.
    镁带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白雾
C.铜片投入到稀硫酸中,产生大量的气泡
D.将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碟底出现黑色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氯化钡、氢氧化钠、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进行下列实验:
①将该白色粉末溶于足量的水中,产生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过滤;
②将滤液分成二等份,向一份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向另一份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溶液变浑浊;
③将滤渣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白色固体部分溶解并产生大量无色无味的气体.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白色粉末中肯定没有硫酸铜,可能有氢氧化钠和氯化钠
B.白色粉末中肯定有氯化钡、氢氧化钠、硫酸钠和碳酸钠
C.白色粉末中肯定有氯化钡、硫酸钠和碳酸钠,可能有氢氧化钠和氯化钠
D.若在滤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则白色粉末中肯定有碳酸钠和氯化钡,且二者的质量比可能为$\frac{{m(N{a_2}C{O_3})}}{{m(BaC{l_2})}}$>$\frac{106}{20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几个重要实验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

(1)实验A:根据铜片上的不同现象,能得出有关燃烧条件的结论是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
(2)实验B:试管中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溶于水时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3)实验C:a、b两支试管中的铁钉,最先发生锈蚀的部分是a试管中与水面接触的部分.
(4)实验D:观察到的现象是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做干燥剂.
(2)长时间放置的石灰水表面会出现一层白膜,用化学方程是解释该现象.
(3)煤块经粉碎处理后,在空气中燃烧得更快、更充分,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