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如图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钠的原子序数为11

B.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C.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89

D.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得电子

D 【解析】 试题根据元素周期表提供的信息可知,A.钠的原子序数为11,是正确的叙述;B.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是正确的叙述;C.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89 ,是正确的叙述;D.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得电子,是错误的叙述,因为其最外层有1个电子,容易失去电子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故答案选择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2019届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灭火时常采取A、B、C措施,将下列灭火过程中所采取措施的标号填在横线上:

A.隔绝空气  B.移开可燃物  C.使可燃物的温度低于着火点

(1)草原着火时,常在着火点周围割除草,打出防火道____;

(2)消防队员用冷水浇燃着的可燃物____;

(3)将沙土铺在燃着的化学药品上____。

BCA 【解析】 (1)草原着火时,常在着火点周围割除草,打出防火道,属于移走可燃物灭火; (2)消防队员用冷水浇燃着的可燃物,属于使可燃物的温度低于着火点而灭火; (3)将沙土铺在燃着的化学药品上,属于隔绝空气灭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鲁教版五四制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溶液单元测试卷 题型:简答题

某同学进行“物质溶解的吸热或放热”的探究实验.他取三支试管,向试管中分别注入水,测得水的初温为,再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各加入固体,振荡.

“振荡”试管的目的是________.

用温度计分别测三支试管中溶液的温度,高于的是________溶液,这是因______.

装有溶液的试管外壁有水珠产生,原因是________.

由此探究实验可知________溶于水温度没有明显的变化.

加速固体的溶解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硝酸铵溶解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氯化钠 【解析】 (1)振荡可以加速固体的溶解。 (2)氢氧化钠溶于水温度升高,故温度高于20℃的是氢氧化钠。 (3)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试管外部的温度降低,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预冷液化为小水珠。 (4)氯化钠溶液水温度几乎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2018届九年级3月中考适应性化学试卷 题型:流程题

银铜合金广泛用于航空工业,以下为从航空切割废料中回收银并制备CuAlO2的工艺流程。

(资料)

Ⅰ.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为两种氧化物,Cu(OH)2、Al(OH)3完全分解的温度分别为80℃和450℃;

Ⅱ.CuAlO2高温易分解、受热易氧化,银在空气中不易被氧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可将铜丝浸入__________溶液中来验证铜、银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2)固体B在煅烧时发生的其中一个反应方程式为4CuO+2Al2O34CuAlO2+X↑,气体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CuAlO2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

(3)煮沸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4)“煅烧”时温度须控制在1042﹣1085℃范围内且在氩气中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

AgNO3;O2;+1;Cu(OH)2CuO+H2O;防止温度过高CuAlO2分解和氧化。 【解析】 (1)要证明铜和银的活动性强弱,可以将铜丝浸入到硝酸银溶液中,如有银析出,说明铜比银活泼。 (2)4CuO+2Al2O34CuAlO2+X↑,反应前含有4个Cu原子,10个O原子,4个Al原子,反应后含有4个Cu原子,4个Al原子,8个O原子,故X中含有2个O原子,其化学式为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2018届九年级3月中考适应性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三种固体物质a、b、c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为b>a=c

B.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都有晶体析出

C.t2℃时,将50g a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完全溶解形成饱和溶液

D.a中混有少量b时可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得到a

B 【解析】 试题A、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为b>a=c正确,因为在该温度下它们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b>a=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错误;B、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都有晶体析出错误,因为C没有晶体析出,错误符合题意,正确;C、t2℃时,将50ga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完全溶解形成饱和溶液正确,因为该温度下a的溶解度是50g,正确但不符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县2018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甲醇可作赛车燃料其化学式为CH3OH.请计算:

(1)甲醇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

(2)甲醇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为_____。

32;氧。 【解析】 (1)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甲醇的相对分子质量=12+1×3+16+1=32; (2)根据甲醇的化学式CH3OH可知,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12×1):(1×4):(16×1)=3:1:4,可见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县2018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根据如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KCl

34.0

40.0

45.6

51.5

56.7

KNO3

31.6

63.9

110

169

246

(1)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_______;

(2)20℃时将20g 氯化钾与50g水混合,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为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

(3)上表两种物质中,_______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提纯此类物质适宜的方法是_______。

34.0g;饱和;KNO3.降温结晶。 【解析】 (1)从溶解性表中的数据可知20℃时,KCl的溶解度是34.0g; (2)20℃时,KCl的溶解度是34.0g,表示100g水中溶解34g氯化钾达到饱和,所以将20gKCl固体加入50g水中只能溶解17g氯化钾,形成溶液为饱和溶液; (3)由表格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化较大,提纯此类物质适宜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县2018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根据我国环保部颁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下列项目不属于监测范围的是

A.PM2.5 B.N2 C.SO2 D.NO2

B 【解析】 试题目前空气污染指数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PM2.5)、臭氧,不属于监测范围的是 N2,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20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将40g稀盐酸逐滴加入到2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随着稀盐酸的滴加,溶液的pH变化如图一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二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损失)。试回答:

(1)图二从A到B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2)图二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________。

(3)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

减小 B 3.65% 【解析】 (1)根据溶液pH的变化分析解答; (2)根据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分析解答; (3)根据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析】 (1)图二从A到B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减小; (2) 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当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放出的热量最多,溶液的温度最高,所以图二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B; (3)由图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