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云南省保山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宇宙飞船内,用含氢氧化锂的过滤网除去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LiOH+CO2 = Li2CO3+X。则X的化学式为
A. H2 B. H2O C. O2 D. H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大庆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有以下几个步骤:①按要求连接仪器 ②向漏斗中注入稀盐酸 ③向反应器中加入块状石灰石 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收集生成的气体。以上操作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A. ①③②④⑤ B. ②①④③⑤
C. ①④③②⑤ D. ①②④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怀柔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科普阅读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酒是餐桌上常见的一种饮品,男女老幼均有饮用者,然而,酒后窘态百出,既有呕吐不止的,又有精神亢奋的;既有自己被送往医院的,又有酒驾造成交通事故的,因此,提倡“饮酒要适量,酒后不开车”,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良好行为。
白酒、红酒、啤酒等酒类,都含有酒精,其化学名称是乙醇(C2H5OH),酒精进入体内,很容易通过胃肠黏膜进入血液当中,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95%是靠肝脏分解的,分解过程如“图1”所示。酒精分解经历两个过程,①乙醇→乙醛的过程,需要肝脏中的乙醇脱氢酶参与,若摄入酒精量过大,分解相对比较慢。乙醇聚集体内,会刺激胃黏膜,出现胃部不适,酒精也会抑制神经系统,导致睡眠紊乱。②乙醛→乙酸的过程,需要肝脏中的乙醛脱氢酶参与,不同的人体内的乙醛脱氢酶含量差别很大,乙醛聚集导致脸部发红,搏动性头痛、心慌、恶心等症状。另外,以上两个转化过程,都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导致酒精性低血糖,出现出汗、饥饿、心慌、颤抖、面色苍白等症状。
在肝脏内没有完全分解的酒精和乙醛,会通过血液,由心脏送往全身。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当血液中酒精的浓度达到0.05%时,人就会出现“酒意”,开始进入兴奋状态;酒精的浓度达到 0.1%时,人会变得性情豪迈、动作夸张,达到 0.2%时,便进入了酩酊时期,人会步履蹒跚、呼吸急促、恶心呕吐;超过0.3%,人便步行困难、言语不清、烂醉如泥;一旦超过0.4%,饮酒者就昏睡不醒了。
图1﹣肝脏分解乙醇的过程 | 图2﹣饮酒前后指标对比 |
为了研究乙醇对人体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科研人员选取若干自愿者、等量饮用同一种酒。参照世卫组织神经行为能力测试标准,测试简单反应时(对简单信号作出反应的最短时间)、视觉保留(对视觉信号记忆的准确数)和血液中乙醇浓度。以受试者自身未饮酒时为对照,计算能力指数相对值,结果如“图2”所示。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属于饮酒后驾车;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为醉酒驾车。
青少年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要远离酒类;为了家庭幸福,要劝告父母饮酒适量,禁止酒后驾车。
(1)乙醇的俗称是_____。
(2)酒后导致脸红的主要物质_____。
A 乙醇 B 乙醛 C 乙酸
(3)乙酸俗称为醋酸,它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_____。
(4)人体血液中乙醇的浓度最高点是在饮酒后_____小时。
A 0.5 B 1.5 C 3.5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肝脏能够把进入人体内的酒精全部分解
B 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当人体血液中乙醇浓度最大时,简单反应时和视觉保留最差
D 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只要达到80mg/100mL就会定为醉酒驾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怀柔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表为一些常见食物汁液的近似pH,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食物 | 苹果汁 | 葡萄汁 | 牛奶 | 鸡蛋清 |
pH | 2.9~3.3 | 3.5~4.5 | 6.3~6.6 | 7.6~8.0 |
A. 葡萄汁的酸性比苹果汁强
B. 苹果汁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C. 牛奶和鸡蛋清都显碱性
D. 胃酸过多的人应多吃葡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贵州省毕节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塑化剂”是一种工业原料,但不法商人把它添加到饮用品当中,人喝了这样的饮用品,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危害。已知“塑化剂”的主要成分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化学式为C24H38O4,完成下列问题:
(1)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
(2)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__。
(3)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精确到0.1%)
(4)390克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中碳元素的质量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贵州省毕节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 NaOH HNO3 NH4NO3 B. KNO3 CaCl2 HCl
C. H2SO4 FeCl3 NaNO3 D. NaCl BaCl2 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毕业暨高中招生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比较Cu和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 将银片放入硫酸铜溶液 |
B | 除去CO2气体中的HCl | 将气体通过盛有足量NaOH溶液的洗气瓶 |
C | 鉴别硬水和软水 | 取样,滴加肥皂水 |
D | 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L2 | 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襄阳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小组同学在协助老师整理化学试剂时,发现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液体(如图)(温馨提示:标签上的5%表示该混合物中主要成分所占的质量分数)。他们对此瓶无色液体是什么产生了兴趣,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大胆猜想)猜想一:水 猜想二:稀硫酸 猜想三:过氧化氢溶液
小组同学对标签又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分析,他们一致认为猜想一不合理。理由是_____。
(设计方案)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设计出如下探究方案: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该液体,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
(实验与事实)按上述方案进行实验,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结论与解释)
(1)以上事实证明猜想_____是正确的;
(2)产生气体的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
(反思与评价)(1)为避免在今后的实验中出现标签残缺的情况,在倾倒液体时应注意_____。
(拓展与迁移)根据探究结果,重新贴好标签。标签上化学式中氧元素的合价为_____价(已知氢元素显+1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