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实验室制取氢气
B.
取用块状固体
C.
  蒸发溶液
D.
    气密性检查

分析 A、根据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D、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

解答 解:A、实验室制取氢气时,为防止产生的氢气从长颈漏斗中逸出,长颈漏斗的末端应伸入液面以下,故选项说法错误.
B、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该选项用的是空气热胀冷缩法,原理为:用手掌紧握烧瓶壁,装置内空气受热膨胀,若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证明气密性良好,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从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2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降低温度可使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20℃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1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请你一同参加,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长颈漏斗,b锥形瓶.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 (填图1字母),可选用C装置收集氧气,其原因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NH3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则可选择的装置组合是AD(填图1字母).
(4)该小组设计了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的性质.
①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I、Ⅱ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b(填字母).
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②当打开K2、关闭K1时,可以利用I、Ⅲ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有关性质.若要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应向烧杯的水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H2O═H2CO3..
(5)实验室用浓盐酸(溶质质量分数为37%,密度为1.18g•mL-1)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
①计算:需要浓盐酸22.9mL,水70.3mL.(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②量取: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从50mL、100mL中选择)量取浓盐酸,倒入烧杯中,再量取水.
③稀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回答下列问题
(1)氮气的化学式是N2
(2)3个铝离子可表示为3A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某固体混合物可能是由KNO3、K2SO4、CuSO4、NaCl、FeCl3、CaCl2和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依次进行下列四步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如下:
第一步:向混合物加水,形成无色透明溶液①;
第二步:向溶液①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BaCl2溶液,直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得白色沉淀②和滤液③;
第三步:在白色沉淀物②中加入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
第四步:往液中③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根据以上现象判断,混合物中肯定含有Na2CO3,肯定没有CuSO4,FeCl3,K2SO4,CaCl2,不能确定的是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如图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加热一定质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B.
一定温度下,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的关系
C.
向一定量铁粉中滴加稀盐酸
D.
向一定量氯化铜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小明利用硫酸铜进行趣味实验,将浸泡了蓝色硫酸铜溶液的滤纸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
观察到滤纸颜色变白,由湿变干后燃烧,在燃烧后的灰烬中出现红色固体,他很好奇,进行了相关探究,请你参与并填写有关空白.
提出问题:
红色固体是什么物质?它是如何产生的?
查阅资料:
(1)温度达200℃时,CuSO4开始分解生成CuO和另一种氧化物;此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保持不变.
(2)温度超过1000℃,CuO才分解生成氧化亚铜(Cu20);Cu20呈红色
作出猜想:
红色固体①可能是Cu;②也可能是Cu20:③还可能是Cu、Cu20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1)取红色固体观察,呈亮红色;
(2)取少量红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同体不溶解,溶液仍为无色
分析推理:
(1)小明请教老师后得知,如有Cu20存在,加入稀硫酸会发生如下反应:Cu2O+H2SO4═CuSO4+Cu+H2O结合实验探究的现象,确定亮红色固体为铜,同时也说明滤纸燃烧时的温度低于℃.
(2)滤纸主要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经分析,产生红色固体的原因可能是滤纸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碳与分解产生的CuO发生反应,生成亮红色固体和二氧化碳.
交流讨论:
(1)用酒精灯点燃没有硫酸铜溶液的滤纸,刚开始不能燃烧,是因为没有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2)此实验中,CuS04受热分解生成CuO和SO3(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用“”和“”分别代表两种不同单质A2和B2的分子,A2和B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X,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参加反应的A2与B2分子数之比为3:1
C.物质X含4种元素
D.在反应过程中A2和B2分子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五月端午粽飘香”.糯米是粽子的主要食材,其主要成分是(  )
A.淀粉B.油脂C.蛋白质D.维生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