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所示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处发生的是化合反应,乙处发生的是置换反应
B.甲处现象是黑色粉末减少,乙处现象是黑色粉末逐渐变红
C.丙装置的作用是收集二氧化碳
D.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未进行尾气处理
【答案】B
【解析】
观察实验的装置,根据各处发生的反应分析物质的性质;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一氧化碳是有毒的气体能污染空气,二氧化碳常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
A、甲处,碳与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乙处,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错误。
B、在甲处,高温条件下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在乙处加热的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铜,所以,甲、乙两处的现象分别是:黑色粉末减少、黑色粉末逐渐变红,故正确。
C、该实验中,丙装置作用是停止加热后,防止丁装置中的液体倒吸入玻璃管中,而非收集二氧化碳,故错误。
D、丁装置可以收集未反应的一氧化碳,已经对尾气进行了处理,故错误。
故选:B。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铜、氧化铁、氯化钠、硫酸钠、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现象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未标出,假设各步都恰好完全反应):
根据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判断:
(1)操作a、b、c相同,其名称是__________。
(2)固体B的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固体粉末的成分可能有_______种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嗅盐”,又名“鹿角酒”,在某些体育运动场合被使用,比如拳击、举重等。当运动员陷入意识迷糊状态时,医生用嗅盐把运动员唤醒,以继续比赛。某校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嗅盐”展开了系列探究:
(查阅资料)①嗅盐,主要成分是碳酸铵,给人闻后有恢复和刺激作用;
②嗅闻原理是碳酸铵晶体产生的氨气对人体有刺激作用,过量嗅闻不利健康;
③碳酸铵[(NH4)2CO3]晶体受热易分解,产生三种气体。
(定性初探)验证“嗅盐”的化学性质
(1)某同学为验证碳酸铵晶体受热分解产生的三种气体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见图1)。
①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有水蒸气生成;浸有酚酞溶液的棉球_____(填实验现象)说明有NH3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_____产生。
②根据实验写出碳酸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定量再探)测定“嗅盐”中碳酸铵(NH4)2CO3的质量分数
方案Ⅰ:取样品6.0克,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测量C装置在反应前后增加的质量即为产生NH3的质量。(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和生石灰)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装置C中倒置漏斗的作用是充分吸收气体并_____。
(3)小组同学经过讨论后,均认为用该套装置测量会导致碳酸铵的质量分数偏小,原因是_____。
方案Ⅱ:取样品6.0克,用图3装置进行实验,利用G装置测量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CO2几乎不溶于饱和的NaHCO3溶液)
(4)请写出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5)实验测得量气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为558mL,该方案所测嗅盐中碳酸铵的质量分数为。_____(已知实验条件下,CO2的密度约为1.97g/L)(请写出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1%)
(6)若其他操作均正确,下列因素会导致所测嗅盐中碳酸铵的质量分数偏大的是_____
a、用水来代替饱和的NaHCO3溶液
b、实验结束后,调节两端液面相平读数
c、反应结束后未等装置冷却到室温,就开始读数
d、缺少橡胶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符合事实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用硝酸银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AgNO3+HCl═AgCl↓+HNO3
B.铁与盐酸反应制取氢气:2Fe+6HCl═2FeCl3+3H2↑
C.正常雨水 pH 值约为 5.6 的原因:CO2+H2O═H2CO3
D.点燃法除去 CO2 中混有少量的 CO:2CO+O22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实验来探究 CO2气体的制取和性质。
Ⅰ.实验室制取CO2气体。
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②用于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编号),收集CO2应与E 的_____处连接(选填“m”或“n”)。
③利用C装置制取气体时,反应未停止前关闭止水夹,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④D装置作气体发生装置的适用范围是_____;与B装置相比,利用D装置制取气体的优点是_____。
⑤用块状的石灰石与过量稀盐酸反应制取CO2,若参加反应的石灰石的纯度80%,质量为125g,则反应生成 CO2 的物质的量为_____mol(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Ⅱ.探究CO2的性质。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 1:如图1所示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图中 a 处连接气体压力传感器),甲、乙、丙三个烧瓶的容积均为250mL,分别收集满CO2,三个注射器内各装有85mL液体。
步骤 2:三位同学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液体全部注入各自烧瓶中,关闭活塞;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烧瓶。
步骤 3:利用“数字化实验”测定烧瓶内的气压变化,得到如图2所示的烧瓶内压强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曲线 1、2、3分别表示甲、乙、丙三个烧瓶内的气压变化。
①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烧瓶乙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图 2中AB段气压快速增大的原因是_____; 曲线1中导致CD段气压快速变小的操作是_____。
③对比曲线 1 与曲线3,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填序号)。
a CO2能溶于水
b CO2能与水发生反应
c CO2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④对比曲线2与曲线3,造成气压变化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可以制备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但实验中发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提出问题)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什么呢?
(猜想假设)
猜想一:臭氧(化学式为O3)。
猜想二:HCl。
猜想三:Cl2
同学们认为猜想二不需要实验验证就可以判断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链接资料)
(1)Cl2 + H2O = HClO + HCl,HClO 在水溶液中可解离出少量H+、Cl、ClO;HClO 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可杀灭细菌病毒,使有色物质褪色;AgNO3 + HCl = AgCl ↓+ HNO3,AgCl 是一种白色沉淀。
(2)臭氧在二氧化锰存在情况下极易分解产生氧气。
(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后大家认为猜想一是错误的,理由为________。
他们进一步做了如下实验: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放入试管中加热,将蘸有硝酸银溶液的玻璃棒伸入试管口,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再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悬于试管口,试纸____________最终证明猜想三正确。
(反思拓展)
自来水厂常用漂白粉杀菌消毒[主要成分化学式为 Ca(ClO)2在水中起杀菌消毒作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小组同学对铝和稀盐酸的反应进行了探究。如图1所示实验,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将橡皮塞连接气体压力传感器,烧瓶中放入铝片和稀盐酸,塞紧瓶塞并打开仪器,一段时间后,得到如图2所示的气体压强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
(1)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2)AB段气体压力变化不明显的原因是__;CD段气体压力逐渐下降的原因是__。
(3)从BC段看反应的速率是先变快后变慢,导致变慢的因素有__(填序号)
a.铝片的表面积
b.盐酸的浓度
c.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仪器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D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B。其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来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可选用装置是______,制取气体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装置有多种用途.用于气体干燥、除杂时,气体应从______处进入(选填导管口编号)。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时,瓶中液体可以是______(选填下列试剂编号,下同)。
①浓硫酸 ②烧碱溶液 ③稀硫酸 ④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4)化学兴趣小组用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并测量过氧化氢质量分数。称量 68g 过氧化氢溶液和 0. 1g 二氧化锰进行实验, 反应前后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计算:
①制得氧气的质量是____g。
②过氧化氢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