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小红采用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结束后,打开弹簧夹,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总容积的1/5。她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有( )
A. A剩余的气体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B. 放入红磷的量不足
C. 没有等到装置冷却到室温,就打开了弹簧夹 D. 红磷与空气中的氮气发生反应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J的名称___________:
(2)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必须要增加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若用装置H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填“a”或“b”)端通入,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
(3)某同学用上述(2)中的方法制取氧气,实验过程中试管发生了炸裂,请你帮他分析试管炸裂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4)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需要的仪器是______(填字母从A—J中选择),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
(5)氨气是一种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实验室可用加热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实验室可用______方法收集氨气,如果选用如图装置进行制备并验证氨气的性质,当实验开始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酚酞试液变红,且可以看到燃着的蜡烛熄灭。根据信息你认为:玻璃导管没有伸入酚酞试液中的原因是_______;蜡烛熄灭说明氨气_________(填化学性质,任写一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复习时,常用专题探究的方法学习常见物质的组成与性质,课堂上老师引导我们回顾了几个探究实验。
探究1:研究常见物质组成
A和B都是研究物质组成的实验。从研究方法得知,A实验是利用可燃物消耗瓶内的____, 使瓶内压强减小来推测空气里氧气含量的: B实验是通过证明生成物的___________来推断甲烷的组成的。
探究2:研究常见物质性质
「资料]氢氧化钠的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
步骤1:烧杯中放入氢氧化钠溶液,燃烧匙中放入木炭,
点燃木炭后,迅速将燃烧匙伸入集气瓶,塞紧瓶塞。
步骤2:从注射器中推入适量过氧化氢溶液。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你结合以上资料和实验步骤,回答问题:
(1)写出木炭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推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木炭燃烧得更剧烈,由此得出氧气的化学性质是____,据此可知,木炭燃烧的剧烈程度与______有关。
(3)木炭熄灭后冷却一段时间,烧杯中的部分溶液流入集气瓶,请你结合该实验的反应原理分析集气瓶内压强的变化过程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电源接通一段时间后,a管与b管中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__
(2)实验B集气瓶内装满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C通过______________现象,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1/5的结论,若小于1/5,则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条原因)
(4)实验D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图1装置定量的研究了空气的成分。仿照这个历史上著名实验的原理,用图2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回顾)图2是实验室用红磷燃烧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此实验不仅可以测定氧气占空气的体积分数,还可以说明氮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只需写一点)。
(分析讨论)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总是低于21%,有没有其他物质可以代替红磷进行实验而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呢?
(实验改进1)同学们用蜡烛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发现蜡烛很快熄灭,回流到集气瓶中的水远远小于瓶中气体体积的1/5。是什么原因所致呢?
(猜想与假设)猜想①:蜡烛燃烧产生CO2气体;猜想②:__________。
(实验验证)将蜡烛点燃后用氧气传感器定量测定瓶中的氧气含量,数据如图3。
(得出结论)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降低了______%。
(查阅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查阅了红磷、白磷、蜡烛等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含氧量以及其他信息如下:
资料1:
可燃物名称 | 红磷 | 白磷 | 蜡烛 |
最低含氧量/% | 8.0 | 4.0 | 16.0 |
甲、乙、丙三个小组分别用过量红磷、白磷、蜡烛进行该实验,用测氧气浓度的传感器测得反应后的氧气浓度分别为8.85%、3.21%、16.7%,数据与表中的理论值基本一致。其中蜡烛燃烧后用测一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测算一氧化碳浓度约为2%。
资料2:二氧化碳因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实验室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二氧化碳。
资料3:蜡烛或者木炭在密闭的集气瓶中燃烧,氧气浓度不断变小的同时,会有一氧化碳气体生成。常温下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且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交流与讨论)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白磷和红磷相比,使用白磷能使结果更准确,其原因是__________。
②有同学提议选用木炭替代红磷做实验,在集气瓶底部预先放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小华觉得不可行,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实验改进2)食品脱氧剂(以铁粉为主的物质组成)能通过化学反应除去密闭包装袋中的氧气,使食品处于无氧状态。同学们尝试用图4装置进行实验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下表是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有关数据:
实验所需的时间/min | 0 | 5 | 10 | 30 | 35 | 45 |
量筒中液面的刻度/mL | 50 | 35 | 27.5 | 19.7 | 19.7 | 19.7 |
①脱氧剂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首先是铁粉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固体,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
②分析表中数据得知,至少经过________分钟后,量筒中的液面不再下降。
③根据表中实验数据进行推算,广口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实验拓展)铁在不同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可生成不同种铁的氧化物, 58g四氧化三铁与多少克氧化铁(Fe2O3)中所含铁元素质量相等?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p>(实验评价)与燃烧红磷法相比,用脱氧剂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优点是__________。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80gM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测得溶液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按要求填空。
(1)A点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
(2)A、B、C三点所对应的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填字母)。
(3)将上述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如图是某输液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由此可知,葡萄葡萄糖由____种元素组成,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要把10g这种葡萄糖稀释为2%的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______g。
(2)“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上的热播,让厨房再次成为人们施展厨艺的舞台。大多数厨师有个工作经验:炒菜时,又加料酒又加醋,可使菜变得香美可口,原因是醋中的乙酸与料酒中的乙醇生成乙酸乙酯。下表中是几种常见的酯,请完成下列问题:
酯的名称 | 甲酸甲酯 | 甲酸乙酯 | 乙酸甲酯 | 乙酸乙酯 |
化学式 | C2H4O2 | C3H6O2 | C3H6O2 | X |
①甲酸甲酯(C2H4O2)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
②甲酸乙酯(C3H6O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③比较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据表推测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中 A~E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分别由 1~2 种元素组成。通常情况下,C、D、E 是气体,其中E具有刺激性气味;A、B 组成元素相同;E 中两种元素质量比是 1:1.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A_________,E_______。
(2)写出 C 与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
(1)下图是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
①中的x=_________,C粒子的符号为_________。
②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填序号。
③A和B两种粒子的__________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④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_________。
(2)用化学符号填空:
①2个镁原子__________ ② 2个氢分子___________③3个亚铁离子_______
④+5价的氮元素_________⑤氧化铝 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