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生成五氧化二磷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剌激性气味的气体
C.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听不到响声
D.细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分析 A、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细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生成五氧化二磷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C、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燃烧时声音很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D、细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仪器b的名称是锥形瓶.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其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如果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该选择装置C.
(3)实验室选用如图所示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该从a端进入.
(4)氨气是一种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得到较纯净的氨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民族英雄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请你从化学的视角,找出符合诗句中物质变化顺序的选项(  )
A.CaCO3→CaO→Ca(OH)2→CaCO3B.CaCO3→Ca(OH)2→CaO→CaCO3
C.CaCO3→Ca(OH)2→CaCl2→CaCO3D.Ca(OH)2→CaCO3→CaO→Ca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1)2个三氧化硫分子2SO3 (2)5个亚铁离子5Fe2+ (3)碳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stackrel{+1}{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1)在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活动中,某小组同学将一根打磨干净的长镁条和一个石棉网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量的质量为M1.在石棉网上方将镁条点燃,观察反应现象,将镁条燃烧后的产物与石棉网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为M2,发现M1>M2,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填“遵守”或“不遵守”).如果在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与石棉网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为M3,则M1小于M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因是镁条燃烧时有氧气参加反应,生成物的质量中增加了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①②⑤⑥(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分子种类
④分子数目   ⑤元素种类   ⑥物质总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我们常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来研究常见物质的组成,如图:

(1)A实验是测空气里氧气的含量,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红磷要过量,原因是为了耗尽集气瓶中的氧气,该实验看到的现象是红磷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该实验还能证明氮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2)B实验是用来测定水的组成;实验中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此实验可以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用原子的观点解释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总个数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各组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铁水铸成铁锅B.钢铁生锈C.蜡烛燃烧D.食物腐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2008年9月27日,我国航天员成功完成了太空漫步.为解决航天员的呼吸问题,舱外航天服应能提供的物质是(  )
A.氮气B.C.二氧化碳D.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用如图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发生改变的是(  )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