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关于化学、物质、人类活动和环境问题的认识,合理的是

A. 化学是环境污染的主因,没有化学,就不会产生环境问题

B. 有毒的化学物质是环境污染的主因,应禁止使用

C. 解决环境问题,应从源头禁止排放污染物,而不应先排放后治理

D. 化工生产是环境污染的主因,化工生产一定会导致环境污染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事物之间存在联系,找出联系、发现规律是我们学好化学的一种基本方法。

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画出17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_________________;11号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__________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______离子(填“阴”或“阳”)。

(2)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 (_______)

A质子数 B中子数 C核外电子总数 D最外层电子数

(3)在第3周期中,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淮安市心初中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 稀有气体 B.清新的空气 淡蓝色的液态氧

C.水银 二氧化碳 D.澄清的石灰水 过氧化氢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汽车尾气处理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没改变

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增减

D.该反应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成语“釜底抽薪”的本意包含着灭火的原理,下列灭火方法也依据这个原理的是(  )

A.油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 B.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

C.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 D.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抚州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学生竞赛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水产养殖的速效增氧剂“鱼浮灵”的主要成分是过氧碳酸钠()。某化学研究小组对“鱼浮灵”的制备、成分测定及增氧原理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过氧碳酸钠有的双重性质;50℃开始分解。

②过氧碳酸钠在异丙醇(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较低。

Ⅰ.“鱼浮灵”的制备。

实验室用与稳定剂的混合溶液和30%的溶液反应制备过氧碳酸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反应温度不能超过20℃的原因是_____。

(2)反应结束后,停止搅拌,向反应液中加入异丙醇,静置过滤、洗涤、干燥,获得过氧碳酸钠固体。加入异丙醇的目的_____。

Ⅱ.“鱼浮灵”的成分测定。

(定性检测)检测过氧碳酸钠溶液中的成分。

(3)请补充完成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相关内容。

实验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取样,加入粉末,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

木条复燃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_____

_____

溶液中含有

(定量研究)测定“鱼浮灵”中过氧碳酸钠的组成。

实验③:称取一定质量的“鱼浮灵”样品于小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向小烧杯中加入足量,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碳酸钡()固体3.94g。

实验④:另称取相同质量的“鱼浮灵”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再逐滴加入高锰酸钾溶液,充分反应,消耗的质量为1.896g,该反应的原理是:

(4)计算确定过氧碳酸钠()的化学式_____(写出计算过程)。

Ⅲ.“鱼浮灵”的增氧原理。

研究小组通过测定常温下相同时间内水溶液中溶解氧的变化,探究分解速率的影响,设计了对比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编号

试剂

溶液

固体

溶液

溶液

溶液

溶液

溶液

pH

6.96

6.01

8.14

8.15

9.26

溶解氧(

5.68

6.44

9.11

9.12

10.97

(5)由实验②可知,常温下,过氧化氢水溶液呈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6)过氧碳酸钠可以速效增氧的原理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抚州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学生竞赛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铁粉样品中可能混有C粉、CuO粉末中的一种或两种。将该样品加入到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铁粉,铁粉表面只有气泡产生;将滤渣在氧气中充分灼烧,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并有残余固体。关于以上实验,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样品中一定含有CuO粉末,可能含有C粉

②样品中一定含有C粉和CuO粉末

③残余固体的质量与样品中CuO的质量相同

④滤渣中一定含有C粉和Cu

⑤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H2SO4,可能含有CuSO4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④⑤ D. 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符号或符号的意义。

(1)2个氢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

(2)3个铁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

(3)6H2O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泉州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图像一定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红磷在装有空气的密闭集气瓶中燃烧

B一定里的炭在密闭容器中与足量的氧气充分反应

C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锌粉、镁粉

D加热一定质里的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